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100億!寶馬新電池項目落地沈陽

        更新時間:2022-11-17 19:08:54作者:智慧百科

        100億!寶馬新電池項目落地沈陽

        導讀:汽車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觀察者網表示,目前動力電池成本約占整車的四成至一半。由于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在電池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背景下,脆弱的供應鏈正威脅著車企的生產保障。 此外,傳統(tǒng)豪華品牌還背負著“轉型包袱”,其在燃油車產品的利潤很高;而研發(fā)電動汽車投入高,且投入早期難以盈利,兩相比較,其缺乏轉型動力,步履遲緩不難理解。

        (文/潘昱辰 編輯/周遠方)“中國仍將是寶馬集團最具戰(zhàn)略意義的市場之一。中國擁有全面的工業(yè)體系、供應鏈和人才儲備,在寶馬視為戰(zhàn)略核心的數(shù)字化、電動化、可持續(xù)領域都是驅動力?!?1月4日,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時再度示好,表達了寶馬“家在中國”的決心。

        來自巴伐利亞的汽車制造商很快付諸實際。

        11月11日,寶馬集團宣布其沈陽生產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guī)模擴建,投資總額達人民幣100億元。


        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簽約儀式 圖片來源:寶馬

        這也是繼今年3月華晨寶馬產品升級項目落成、6月創(chuàng)下在華單筆投資之最(150億元)的里達工廠落成之后,寶馬在中國又一重大投資項目。此外,寶馬還決定停止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型,計劃在2023年底前將生產線搬遷到中國工廠。

        而在齊普策隨朔爾茨訪華及第五屆進博會開幕的背景下,此項投資的象征意義則更為顯著。

        “家在中國”

        “中國正在帶動全球電動出行的發(fā)展?!睂汃R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CEO)高樂表示,新投資表明寶馬對中國市場長期發(fā)展的堅定信心,為寶馬電動化發(fā)展的新階段夯實基礎。

        “家在中國”是寶馬在2021年底在2022年“迎新年線上年會”上提出的中國戰(zhàn)略升級方向,其宗旨為融入中國創(chuàng)新與綠色發(fā)展大潮,攜手中國伙伴共創(chuàng)共贏。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由于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稀缺,使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汽車工業(yè)壓力急劇上行,德國車企沖擊明顯,促使其加速前往中國尋求新的投資機會。

        “擴大沈陽工廠的動力電池生產規(guī)模,是寶馬在中國加速電動化的關鍵一步?!比A晨寶馬總裁兼CEO戴鶴軒表示。目前,寶馬在全球共有10家工廠擁有新能源車產線,但生產電池的工廠只有三座,分別位于德國本土、美國和中國沈陽。

        寶馬是首個在華設立電池工廠的豪華品牌。2017年10月,年產3.3萬套高壓電池組的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在沈陽揭幕,并為寶馬5系PHEV車型供貨;次年5月,電池中心啟動二期項目,并于2020年竣工投產,為寶馬首款純電動SUV——iX3供貨。而剛剛敲定的項目,則是沈陽電池中心的第二次擴建。

        值得注意的是,寶馬所建的電池廠均只生產電池模組,電芯依然依靠寧德時代等上游供應商供貨,且無自主生產電芯的規(guī)劃。寶馬首席財務官(CFO)尼古拉斯·彼得曾表示,寶馬會繼續(xù)從供應商處采購電芯,或投資電池企業(yè),但不會直接生產電芯。


        華晨寶馬沈陽電池中心 圖片來源:寶馬

        據官方數(shù)據統(tǒng)計,自2010年以來,華晨寶馬在沈陽投資約830億元。目前,沈陽已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除兩座整車工廠和電池生產線外,還包括一座發(fā)動機工廠和一家研發(fā)中心,年產量超過83萬輛。

        此外,華晨寶馬還是在政策放開后,首個外方股比突破50%的汽車合資企業(yè)。今年2月,隨著股比變更正式生效,華晨寶馬合作有效期延長至2040年。隨后,寶馬順理成章地宣布了一系列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的舉措。

        寶馬投資的擴大,順應了中國最近10年在豪華車市場的高速擴張趨勢。2012年,中國豪華車市場首次突破100萬輛,之后僅用4年時間突破200萬輛;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出現(xiàn)下行,豪華車卻與新能源車一道,成為為數(shù)不多維持高速正增長的市場。

        保供優(yōu)先

        對于外資車企,尤其是“BBA”等豪華品牌而言,加速電池本土化供應將有助于整車成本的改善。汽車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觀察者網表示,目前動力電池成本約占整車的四成至一半。由于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在電池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背景下,脆弱的供應鏈正威脅著車企的生產保障。

        對于“保供”的急迫性,汽車制造商紛紛借助公共平臺發(fā)聲。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2022中國汽車論壇期間表示,目前行業(yè)正面臨“缺芯貴電”的普遍困境,呼吁供應商、車企和有關部門共同應對難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更直言不諱地說,新能源車企大多已為寧德時代等電池供應商打工。

        對此,車企特別是海外合資品牌選擇加緊布局新能源供應鏈,并強化與上游供應商的聯(lián)系。寶馬擴大電池中心投資力度,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華晨寶馬沈陽大東工廠 圖片來源:寶馬

        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在控股江淮汽車的同時,以11億歐元入股國內前五的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成為最大股東。今年1月,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在長春落戶,為生產PPE平臺奧迪電動車完成了鋪墊。

        2018年,北京奔馳投資近120億元改造順義新工廠。2021年12月,北京奔馳新電池生產線正式建成,其試裝生產的首塊動力電池完成交付,用于奔馳今年5月上市的純電動車型EQE。

        加快行動步伐的不止德系。作為全球最大車企的豐田,早在2020年便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今年10月,豐田推出由比亞迪供應電池的首款純電動轎車bZ3。此外,本田于今年1月以37億元入股寧德時代,美系的通用和福特也陸續(xù)在華推出基于電動平臺的新產品。

        “如果一項技術能在中國形成規(guī)模,就能在全世界規(guī)?;瘧谩!饼R普策如此總結中國市場對全球車企的意義。除了電池供應鏈外,外資企業(yè)還在智能化領域進行前瞻布局,如大眾168億元投資國內自動駕駛企業(yè)地平線就是一例。據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副總裁張琳透露,超過一半以上的德國車系將在未來3-5年內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尤其是電氣化和智能網聯(lián)領域。

        競爭力在哪里?

        隨著中國連續(xù)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寶馬順應潮流在中國加碼電氣化。不過與燃油車的市場表現(xiàn)及在華投資的力度相比,寶馬新能源業(yè)務的產出卻頗為有限。

        今年前三季度,寶馬全球純電動車型銷量達12.82萬輛,同比增長114.8%,相較之下,寶馬并未公布旗下純電動車型在華同期銷量,僅稱同比增長了65%。但無論是總量還是增幅,寶馬電動車在華表現(xiàn),都與其在全球市場的發(fā)揮難以相稱。

        作為對比,今年前三季度,寶馬在全球范圍內累計交付約175萬輛汽車,其中在中國累計交付近60萬輛,在全球銷量中的占比超過了三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為燃油車所提供。

        寶馬的處境并不“孤單”。近年來,“BBA”等一線豪華品牌的電動車型在華銷量普遍不佳。相對而言,寶馬iX3是其中表現(xiàn)較好的一款,平均月銷量在2000輛左右。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是iX3去年1月官降7萬元的直接結果,距離該車型上市僅兩個月時間。而iX3的初始售價約為47萬-51萬元,比同級別燃油車高約5萬元。


        寶馬iX3 圖片來源:寶馬

        無獨有偶,就在11月16日,老對手奔馳也宣布三款EQ系列車型降價,其中剛于8月底上市的EQE降價5萬元。乘聯(lián)會數(shù)據顯示,奔馳EQE上市2月以來,累計銷量僅1100輛,尚不及奔馳E級PHEV車型1個月的銷量。

        目前,30萬元以上豪華電動車市場基本為中國品牌所壟斷。今年1-10月,理想、蔚來累計交付量均在9萬輛以上。由傳統(tǒng)自主品牌孵化的極氪,累計交付量也在5萬輛以上,為"BBA"所望塵莫及。

        性價比已成為制約BBA電動車走量的關鍵原因之一?!癇BA”車型本身享受豪華品牌的高溢價,受電池成本影響,電動車的價格又顯著高于同級燃油車。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BBA”車型不僅技術水平從從“領先者”變?yōu)椤白汾s者”,品牌溢價優(yōu)勢也不復存在。

        除此之外,此前傳統(tǒng)豪華品牌還背負著較大的轉型包袱。張翔對觀察者網表示,傳統(tǒng)品牌轉型電動汽車投入高,且投入早期難以盈利;相較之下,豪華品牌在燃油車產品的利潤很高,使之缺乏轉型動力,步履遲緩。


        寶馬iX

        “BBA長期以來都是在燃油車的平臺上做電氣化,就是所謂油改電,技術水平有限?!睆埾枵J為,“大象轉身”還會遭遇較大的內部阻力,如涉及員工失業(yè)和工會阻撓等,進一步遲滯了公司轉型的效率。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憑借獨特的產業(yè)優(yōu)勢和地位,以及在動力電池、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方面的優(yōu)勢,中國已經走在了歐洲的前面,形成產業(yè)鏈優(yōu)勢,促使“BBA”深化中國布局。然而對后知后覺“BBA”來說,要從“追趕者”重新成為“領跑者”,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標簽: 寶馬  汽車  電動車  華晨寶馬  電池  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