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5 08:38:35作者:佚名
(原標題:拜登涉臺發(fā)言“偏離劇本”,幕僚們手忙腳亂,美媒嗅到“危險”氣息?)
5月23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訪問日本,試圖展示盟友團結、向外界推銷“印太經濟框架”。然而,事與愿違。拜登的涉臺發(fā)言不僅搶走了“印太經濟框架”的風頭,還引來白宮方面輪番“滅火”。
輿論認為,拜登再次“偏離劇本”,既定的出訪目標遭到破壞。在中美關系、全球安全懸而未決之時,此舉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
拜登 資料圖
直截了當
23日下午,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出席記者發(fā)布會。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向拜登提問稱,“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您不想軍事介入烏克蘭沖突……如果臺灣發(fā)生情況,你是否愿意軍事介入保衛(wèi)臺灣?”
“是的?!卑莸侵苯亓水敶鸬?。
“您會嗎?”記者追問。
“這是我們所做出的承諾?!卑莸钦f。
拜登此言一出,輿論嘩然。
“在場記者們驚呆了?!庇缎l(wèi)報》稱,拜登的前任們接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轉移注意力,拒絕回答。但拜登完全相反。
“拜登的回答提高了白宮簡報室的腎上腺素水平。”法新社白宮記者塞巴斯蒂安·史密斯稱。
多家美媒指出,拜登的發(fā)言“偏離劇本”。因為臺灣問題歷來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過去幾十年,美國政府一直堅持“戰(zhàn)略模糊”路線,從未承諾直接的軍事干預。然而,拜登摒棄這一傳統(tǒng),并向外界暗示,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已超出提供武器的范疇;與烏克蘭沖突形成對比,美國將以某種方式直接軍事介入。
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開聯(lián)合記者會
與拜登的“肯定”形成對比,其團隊和白宮迅速用一連串“否定”來“滅火”。
拜登助手在發(fā)布會后表示,總統(tǒng)的聲明并未改變美國長期以來對臺灣問題的立場。匿名消息人士稱,總統(tǒng)的意思是提供武器,而不是派遣軍隊。
白宮發(fā)表緊急聲明稱,“正如總統(tǒng)所說,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拜登重申了美方的一個中國政策、美方對臺灣海峽和平穩(wěn)定的承諾,以及美方根據(jù)《與臺灣關系法》為臺灣提供自衛(wèi)軍事手段的承諾?!?/p>
24日,就連拜登本人也在采訪中承認,“對臺政策根本沒有改變,我在昨天發(fā)言時已表明這點。”
“失態(tài)機器”
其實,這不是拜登當選總統(tǒng)以來第一次就臺灣問題發(fā)表不當言論。
去年8月,拜登向盟國保證,如果北約成員國受到攻擊,“我們會做出回應”,同時補充說,對日本、對韓國、對臺灣也一樣。去年10月,拜登被問及美國是否會保護臺灣免受攻擊時又答道,“是的,我們有這樣做的承諾?!?/p>
最終,都是白宮出面澄清——政策沒有變化。
有評論稱,總統(tǒng)隨意大膽發(fā)言,團隊手忙腳亂“滅火”,已成為拜登任期的一大特色。
拜登 資料圖
此前,拜登也曾將俄總統(tǒng)普京稱為“戰(zhàn)爭罪犯”。幕僚們很快解釋稱,這只是拜登的觀點,不是法律結論。幾天后,拜登在演講結束時“即興”說普京“不能繼續(xù)掌權”。幕僚們又解釋稱,這只是總統(tǒng)的觀察,不是呼吁政權更迭。
如果將視線拉遠,拜登“口無遮攔”就更不讓人意外。美國《紐約時報》稱,在華盛頓政治詞典里,拜登是“失態(tài)”的代名詞。因在近50年參議員和副總統(tǒng)生涯中頻頻失誤,拜登已被外界貼上“失態(tài)機器”的標簽。
支持者稱,拜登在分享想法方面比大多數(shù)政客更開放;他是“一座倒置的冰山”,真實,沒有太多神秘感。
批評者稱,拜登的“任性”發(fā)言與前任特朗普如出一轍,他要么是不守“紀律”,要么就是已經忘記什么是“紀律”。
危險信號
放在當前復雜的國際背景下,拜登上述帶有挑釁意味的言論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可能帶來怎樣的影響,外界議論紛紛。
首先,就拜登個人而言,“失言”攪擾任內首次亞洲行,也讓外界對其領導能力產生質疑。
美國CNBC網站稱,圍繞臺灣問題,美國處在充滿悖論的政策空間,需謹慎操作。拜登應該清楚這點。他曾到過臺灣,經歷過相關美臺關系立法的通過,曾在2001年批評小布什“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wèi)臺灣”的言論。如今,他的言論顯示其魯莽,損害其信譽。
彭博社稱,拜登的言論搶走了“印太經濟框架”的風頭,受到了國內政敵的批評,他們試圖將這位79歲的總統(tǒng)描述為體弱多病,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
其次,就美國政府而言,其涉臺立場和政策意圖讓外界迷惑。
英國《衛(wèi)報》稱,拜登的言論動搖了對臺“戰(zhàn)略模糊”,造成“戰(zhàn)略混亂”,削弱原有政策的威懾作用。
亞洲協(xié)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丹尼·拉塞爾說,拜登似乎已確立一套介于“戰(zhàn)略清晰”和“戰(zhàn)略模糊”之間的新立場。但他對這到底意味著什么以及它的基礎是什么并不清楚。
再者,就中美關系和地區(qū)局勢而言,這意味著不可預測的危險。
彭博社稱,新的事件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美關系,但當前臺灣周邊的緊張局勢再次凸顯。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表示,拜登的言論代表著在臺灣問題上朝著“戰(zhàn)略清晰”的方向轉變,其不確定性很可能會激怒中國。
美國VOX網站認為,拜登言論的危險性在于,給外界留下“更好戰(zhàn)”的印象,無異于自找沖突,可能引發(fā)更激烈的軍備競賽。
中方23日再次重申,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企圖打“臺灣牌”,“以臺制華”,是在玩火,玩火者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