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zhàn)倫理、助長黑產業(yè)?

        更新時間:2023-02-03 14:41:28作者:智慧百科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zhàn)倫理、助長黑產業(yè)?

        導讀:“這是一種基于結果的托底性政策,保證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其應有的公民權益,對每個孩子、每個孕婦都是平等的、普惠的,讓他們都能得到國家提供的生育服務。”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編輯/馮雪】

        連日來,四川省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的消息引發(fā)輿論熱議。

        新規(guī)是否會導致“私生子”增多、挑戰(zhàn)婚姻制度?是否成為單身女性的福音?又是否作為一種“催生”手段?成為網民爭論的焦點。

        早在四川之前,廣東、陜西等地就已出臺類似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學系主任楊凡認為,放寬生育登記的初衷肯定不是為了鼓勵“未婚生子”,而是讓生育登記制度回歸本位,即為群眾提供優(yōu)質的生育服務,為人口統(tǒng)計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來源。

        2020年11月發(fā)布的“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首次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楊菊華看來,生育登記取消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正是生育政策包容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楊菊華認為,不再強調以婚姻作為前提,可能為非婚生育提供了一些便利,但是否會導致非婚生育大幅增加,還要看整個社會的接受程度以及法律的制約。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芬芳律師指出,政策的變化是出于對“母親”的保護,并不代表非婚生育的女性也因此享有“妻子”或“配偶”的夫妻權利。

        李芬芳提醒,不締結婚姻關系生育子女,雖然可免除男女雙方在婚姻關系中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但并不能免除雙方共同撫養(yǎng)子女的責任

        至于新規(guī)是否利好“代孕”,李芬芳認為,對于代孕黑色產業(yè),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嚴格監(jiān)管、嚴厲打擊,但不能因噎廢食。


        2019年9月7日,南京市一居民小區(qū)廣場上懷抱孩子的家長和玩耍的兒童 圖源:視覺中國

        什么是生育登記?

        據(jù)《四川日報》消息,《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共16條,自2023年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主要修訂內容包括:

        取消了是否結婚的限制,將“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更改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取消了辦理生育登記時生育數(shù)量的限制,明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 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規(guī)定網上辦理生育登記時,可通過相關信息系統(tǒng)調取身份證或有效證件電子證照的,不再上傳身份證明材料。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如增加了“婚育一件事”一次辦、生育登記信息共享、電子證照共享等內容。

        其中最受輿論關注的,無疑是取消結婚限制這一條。

        四川省衛(wèi)健委1月12日曾發(fā)布政策解讀,指出《辦法》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將生育登記的重心轉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結果上來,回歸人口監(jiān)測及生育服務本位。

        然而在網絡上,不少網民擔心,新規(guī)是否會導致未婚先孕、非婚生子的現(xiàn)象增多,更有人擔憂新規(guī)可能破壞婚姻穩(wěn)定、“利好”代孕等黑色產業(yè)。

        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什么是生育登記。


        2016年國家衛(wèi)計委《關于做好生育登記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部分內容)

        生育登記制度是配合“全面二孩”政策而制定的。2016年5月,國家衛(wèi)計委(已撤銷)印發(fā)《關于做好生育登記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全面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引導群眾負責任、有計劃地生育,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與此同時,各地“準生證”(計劃生育服務證)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由于生育登記是從準生證演化而來,很多人對生育登記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準生’這兩個字眼上。但從文件名稱的變化我們就能看出,生育登記的性質已經不同于以往的‘準生證’?!北本┯疲ㄉ虾#┞蓭熓聞账呒壓匣锶死罘曳悸蓭煂τ^察者網表示。

        隨著我國開放三孩政策,生育登記制度也在逐步優(yōu)化完善。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印發(fā),提出“完善國家生命登記管理制度,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監(jiān)測體系,密切監(jiān)測生育形勢和人口變動趨勢”。

        同年12月發(fā)布的《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完善生育登記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完善生育登記流程,簡化登記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學系主任楊凡對觀察者網表示,生育登記是生命登記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多國都存在這樣的制度。生育登記有兩項基本作用,一是為每個人提供可以用于獲取權益和服務的合法身份,二是方便國家進行人口統(tǒng)計,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

        生育登記作為采集人口信息的手段,與孩子落戶、上學等利益沒有關聯(lián),但仍與一系列權益和公共服務掛鉤。

        國家衛(wèi)健委《指導意見》提到,充分發(fā)揮生育登記的信息引導作用,動態(tài)掌握群眾生育狀況及服務需求,及時提供生育咨詢指導、增補葉酸、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孕產婦健康管理、預防接種、嬰幼兒照護、兒童健康管理等相關服務。

        2022年11月,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在回應“生育登記有什么作用”時指出,“辦理了生育登記,寶寶的出生才算合法”“政策內生育可以享受醫(yī)療保險、生殖保健等生育政策服務”。


        “讓每個孩子、孕婦都能得到國家提供的生育服務”

        楊凡表示,在我國,原先的生育登記制度附加有生育審批功能,即存在一些限制性的條件,例如是否結婚、生育數(shù)量等。而四川以及之前其他省份出臺的相關政策,把生育審批功能剝離開,讓生育登記制度回歸到本位,即為群眾提供優(yōu)質的生育服務,為人口統(tǒng)計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來源。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楊菊華對觀察者網指出,從國家層面來說,生育登記是強化人口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層服務管理水平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全面三孩生育政策的一項具體配套措施。通過簡化生育登記的手續(xù),落實優(yōu)化生育政策,更平等地對待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讓他們享有同樣的社會權利,同時也能夠更精準地對出生人口進行監(jiān)測。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guī)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楊菊華表示,在我國,即使是非婚生子女也享有戶籍登記等基本權利,但在一些地方性的實際操作中,非婚生子女還是會遇到一些瓶頸,“四川等地明確規(guī)定凡是生育子女的公民,可以不以婚姻為前提進行生育登記,這也是為非婚生子女提供了更強的保障?!?/p>

        國家并不提倡非婚生子,但是非婚生子女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他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應當享有平等的權利。”李芬芳說。

        她指出,類似政策的試點確實放開了很多限制,是生育審批制向生育登記制的逐步轉化,同時是各地政府在釋放生育的積極信號,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育環(huán)境?!斑@一改變給予了未婚女性生育的自主性,讓她們也可以平等地享受國家的生育利好政策?!?/p>

        楊凡也認為,四川等地生育登記制度的改變,客觀上保障了單身母親的權益,“這是一種基于結果的托底性政策,保證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其應有的公民權益,對每個孩子、每個孕婦都是平等的、普惠的,讓他們都能得到國家提供的生育服務?!?/p>


        2015年12月26日,江蘇省南京市,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帶著孩子玩耍 圖源:澎湃影像平臺

        真能導致“私生子”增多、挑戰(zhàn)婚姻穩(wěn)定性?

        在楊菊華看來,不強調以婚姻作為前提,可能為非婚生育提供了一些便利,但這是否會導致非婚生育大幅增加,還要看整個社會的接受程度以及法律的制約。

        “西方一些國家的非婚生育率確實很高,但在整個儒家文化圈,至少從目前來看,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我國港臺地區(qū),即使沒有生育登記方面的婚姻限制,其非婚生育率也非常低。這背后,傳統(tǒng)文化觀念起到了制約因素。”

        據(jù)經合組織(OECD)數(shù)據(jù),2016年經合組織國家中未婚、非婚生育率平均值為40.3%,參與排名的韓國(1.9%)、日本(2.3%)位列倒數(shù)一、二位。

        楊凡表示,政策的初衷肯定不是為了鼓勵未婚先孕、非婚生子,“生育登記是一種托底性的政策,不是引導性政策,它是為了保障公民能夠享有平等的公民權益,保障每個孩子和孕婦都能夠得到生育服務,不是為了鼓勵大家不結婚就生孩子?!?/p>

        在她看來,未婚先孕、未婚生子這類現(xiàn)象本就無法依靠生育登記制度來解決,“更重要的是依靠法律對相關行為、產業(yè)的規(guī)范,對夫妻雙方權益的保障,以及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整體輿論環(huán)境的引導。”

        簡化生育登記要求,是否會如很多網友猜測的那樣,挑戰(zhàn)社會婚姻制度的穩(wěn)定性?

        李芬芳認為,生育和結婚是兩個問題。從法律角度而言,插足婚姻的第三者和非婚生子女在婚姻或繼承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并不會因為生育登記制度的放開而有實質上的改變,“我認為,生育登記放開限制這件事本身,并不足以對婚姻制度形成威脅?!?/p>

        “從生育登記放開限制的試點來看,政策已經逐步將非婚生育的女性納入到平等的生育福利政策之下,讓每一個母親都能享受同等的普惠政策。這是出于對‘母親’的保護,但并不代表非婚生育的女性也因此享有‘妻子’或‘配偶’的夫妻權利。

        李芬芳表示,即便將來未婚先孕、非婚生子的現(xiàn)象增多,“與其說是新規(guī)導致的,不如說是新時代下很多女性的思想都已經發(fā)生了新的轉變。政策的放開只是對這些新思想的包容和接納,更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嚴峻挑戰(zhàn)而作出的改變。”

        她提醒道,如果男女雙方選擇不締結婚姻關系生育子女,雖然可以免除男女雙方在婚姻關系中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但不能免除雙方共同撫養(yǎng)子女的責任,“生育登記取消結婚的限制是給了父母選擇婚姻與否的自由,而非是否撫養(yǎng)孩子的自由。


        2020年4月7日,在河北省石家莊新樂市醫(yī)院婦產科產房,一名助產士正在觀看懷抱中剛出生的嬰兒 圖源:澎湃影像平臺

        至于代孕,這一直是我國禁止的違法行為。根據(j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試管嬰兒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我國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及胚胎。

        李芬芳表示:“對于代孕黑產業(yè),我們需要做的是進一步完善法律嚴格監(jiān)管、嚴厲打擊,但不能因噎廢食。任何‘開放性’的政策都會帶來更多的自由,與自由相對的就是更多的風險,但我們始終堅定地走在‘開放’的路上,即便這條路上有荊棘,我們要做的是拔除荊棘,而非止步不前。”

        “不能否認一項政策的出臺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我們要綜合看待這個問題,是應該解決‘負面影響’還是解決‘政策本身’。生育登記放開結婚這一限制,其初衷和本質都是對‘母親’這一社會角色的照顧和關懷,母親都是偉大的,在生育這件事上理應得到平等的對待?!崩罘曳颊f。

        “年輕人生育觀念變了,手續(xù)簡化與否,影響可能不大”

        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四川并非第一省。

        廣東早在2016年出臺的《廣東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生育登記和再生育審批的暫行管理辦法》中,就有“未辦理結婚登記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子女的,按本辦法規(guī)定辦理生育登記”條文。

        2022年3月15日印發(fā)的《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生育登記管理辦法》延續(xù)了未婚生育人群可以辦理生育登記的規(guī)定,明確“凡生育子女的,均應辦理生育登記”,同時也明確了生育子女無須再審批,實行全口徑生育登記制度,并在登記流程、辦理材料和辦理時限等方面更加優(yōu)化、更加便民。

        在陜西,2022年6月出臺的《陜西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明確“夫妻生育子女的,應當在懷孕后至孩子出生六個月之內辦理生育登記。其它情形生育子女的,也可予以生育登記?!?/p>

        2022年8月,安徽省就《關于完善生育登記制度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凡生育子女的,均應辦理生育登記。”

        部分網友將取消結婚限制視為一種“催生”手段,但僅憑借一個生育登記政策,顯然不足以扭轉生育率的走低。

        作為較早取消生育登記結婚限制的人口生育大省,廣東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在2017年迎來了近40年的出生人口高峰,當年出生人口達151.63萬人,出生率13.68‰(年出生人數(shù)/年平均人數(shù)×1000‰),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出生率分別是12.79‰、12.54‰、10.28‰、9.35‰。


        總和生育率(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shù))方面,《廣東省人口發(fā)展規(guī)劃(2017-2030年)》提及,在2020年之前,因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之后的補償生育,生育水平將略有提高,預計在2017-2018年達到最高1.8左右,隨后總和生育率預計將長期保持在1.6左右,低于2.1的正常更替水平。

        楊菊華表示,從國家衛(wèi)健委到各省層面,相繼出臺簡化生育登記的指導意見和舉措,是將其作為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至于這樣的政策能否對生育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依然會受到生育觀念的影響。

        “我們的生育率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年輕人的生育觀念發(fā)生了變化,他們不想生那么多孩子了,在這種情況下,手續(xù)簡化與否,對他們的影響可能不大。只能影響到如果政策不調整,就不會生孩子的那批人。”

        楊凡認為,一系列限制解除以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進行生育登記的群體會變得更多,有更多的家庭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的生育服務。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一系列的措施,其政策導向都是有利于生育意愿的實現(xiàn),降低生育成本,從而有利于整體生育率的提升。但是,最終它的效果如何,還需要和其他生育政策以及相關的社會經濟配套措施統(tǒng)籌起來進行考慮?!?/p>

        提高生育率,還需要做什么?

        國家統(tǒng)計局近日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為61年來首次負增長。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我國總和生育率為1.3。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楊菊華表示,從2013年“單獨二孩”到2015年“全面二孩”,再到2021年“全面三孩”,我國的生育政策不斷放寬。與此同時,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也在不斷完善,生育登記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稅收減免、各地對生育孩子家庭的經濟補貼、產假和陪產假的調整,以及托育服務支持等。

        “確實是逐漸形成了一套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但要說這些刺激生育的措施效用有多大,目前來看,還沒有明確顯現(xiàn)出來。”

        楊菊華認為,人的觀念變了,希望少生優(yōu)生,年輕人傳宗接代的思想也逐漸淡化,這都會干擾到公共政策,“但反過來看,如果沒有這樣的一些政策的調整,沒有這些配套政策的支持,那生育率會不會降得更快?”


        2021年7月21日,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家長推著坐在嬰兒車的孩子 圖源:澎湃影像平臺

        楊凡表示,從身邊人的反饋來看,目前的政策還是不夠“解渴”,“大家覺得這些政策對改變自己的生育意愿,好像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p>

        楊凡認為,圍繞生育率,最核心的是兩個問題,一是要降低家庭的生育養(yǎng)育成本。

        “在東亞國家,尤其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圈層,大家特別關注孩子的教育的問題,對孩子的教育質量要求非常高,孩子的養(yǎng)育成本也很高,這是造成生育率比較低的一個原因?!睏罘脖硎?,“在我國的很多調查中,人們被問到不愿生孩子的原因,很多都會提到養(yǎng)育成本太高,一方面是教育,另一方面是住房。這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在于年輕育齡人群、尤其是女性所面臨的工作和育兒的沖突。

        “工作壓力太大,也會降低生育意愿。我們家庭內部傳統(tǒng)傳統(tǒng)分工模式,女性承擔了更多的養(yǎng)育責任,也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工作和育兒的沖突。所以我們要做好對女性就業(yè)權益的保障,為家庭提供社會化的托幼撫育的服務。還要提倡家庭內的性別平等,提倡夫妻雙方共同參與育兒?!?/p>

        楊凡認為,從政策出臺到影響人們的生育意愿、生育行為,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的各項生育政策,其實都是在剛剛起步的過程中,力度可能沒能達到大家的預期,但至少方向是對的。相信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種相應配套措施的出臺,效果會慢慢體現(xiàn)出來?!?/p>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發(fā)布的“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中,首次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楊菊華認為,“生育登記取消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正是生育政策包容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點?!?/p>

        “社會要在生育觀念上進行更為積極的正面引導,這并不是說去強迫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不想結婚的人一定要結婚生子,而是要了解大家為什么不想結婚生子,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并提供相關支持。”

        楊菊華表示:“我們的政策還要提供更多選擇,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結婚的人也應該得到尊重。但如果你想生兩個孩子、三個孩子,我們就要有更好、更多元化的政策來讓你選擇,支持、推動大家的生育意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