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31 11:03:41作者:佚名
“你去那邊拿兩塊磚過來,不要在這里一直看!也要干活!你這漿子打的時候一定要少打一點,我都給你算好了,你不要浪費了!”
“每次說你,你都回答地很好聽,但是只要一做,就什么也做不好!今天你要是再做得慢,明天我就不讓你來上班了!”
2018年8月,某處樓宇建筑工地,一個大汗淋漓的中年胖子正在被包工頭訓誡。這個戴著安全帽的胖子不知道該說什么,為了掩飾尷尬,他輕扶了一下細框眼鏡。
這是這個男人第一天來工地上班,沒想到,自己干活不力,眼看就要被包工頭辭退。
這個化名叫做“王兵”的胖子只能囁喏說道:“好,我努力……”然后繼續(xù)拿起手中的刮刀,慢慢刮下剛才多鋪下的水泥,仔細地涂抹在旁邊的地面上。
王均金與包工頭
8月,正值盛夏,灼人的陽光下,任何動作都會快速消耗人的水分,這個“王兵”太累了,但是現在卻有些欣喜,因為他剛剛還在烈日下運送沙子,現在可以在未完工的樓宇中抹灰,能涼快一點。
推沙的時候,一輛工地的小推車只能裝200斤沙子,要裝滿一輛小推車,必須要鏟50下,而這一個工地,一天至少要運送100車,“王兵”剛才確實有點絕望了。
這個看起來有點不像農民工的胖子不叫“王兵”,他的真名叫做王均金。
時至今日,我們搜索王均金這個名字,最近的消息就是他在2022年5月14日,作為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參加了上海市工商聯的線上會議。
會議中,舉手投足之間王均金威風八面,上位者的氣度不言而喻,事實也確實如此。
這個幾年前在工地上與農民工共同干活的人,真實身份,是在整個中國都排的上號的大富豪。
王均金
早在2020年的時候,王均金家族就以140億元的潑天巨富被選入“胡潤全球富豪榜”。
沒過3個月,2020年5月12日,王均金就以276.9億元位列2020新財富500位富人榜的第93位,他的員工也多達一萬五千多人。
2022年,王均金仍以19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2家大業(yè)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55名。
當這個老板王均金在工地上的時候,他的背心被汗水浸透,眼鏡上已經布滿了工地材料和汗水凝結的污垢,高強度的工作下,他累得連飯都不想吃,在午休的時候,滿身泥土,靠在墻邊就睡著了。
這一點兒也不像富豪的樣子,在工地上當小工的日子,王均金一天的工資是170多塊錢,還不夠他那豪車一天的燃油費。
有著如此身價的億萬富豪王均金為什么要跑到工地上做工呢?要知道,他在工地干一個月的工錢,連他那寬敞豪華辦公室的實木辦公桌都買不到。
商業(yè)活動中,王均金分分鐘的流水是以“萬”為單位計算的,人們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大集團的董事長,要跑到工地,最后甚至拜了一位農民工做師傅呢?
王均金
真實情況是:這是王均金自愿的,他是真的想要隱藏自己的身份,和一名特殊的農民工同吃同住、在一起勞動,就是想要體驗一下農民工每天是怎么工作干活的。
那個特殊的農民工,叫做何興平,王均金這次掩飾自己身份,目的就是要接觸這個瘦瘦巴巴的農民工何興平,并且拜他為師。
早在30多年前,那還是1989年的春節(jié)前夕,王均金只有21歲,他和他那傳奇的哥哥王均瑤從長沙趕往自己的老家溫州過年。
在那個年代,想要從長沙回到溫州,要坐35個小時的車,一趟旅途十分煎熬。
在一條極其顛簸的山路上,兩個兄弟坐在一起,感嘆長途汽車的不舒適,抱怨道:“這汽車真慢”。
當時有一位老鄉(xiāng)也坐在車上,就說了一句:“飛機快,你直接包飛機回家就好了!”
飛機?這老鄉(xiāng)其實是在開玩笑,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兄弟最后真的把這件事情干成了事業(yè)。
王均金兄弟仨
他們辦成了全中國第一個民營包機的公司,最后直接承包了長沙到溫州的航線,每周有兩班飛機往返于這兩座城市。
王均金哥仨出生在浙江溫州蒼南縣的一個小漁村,他們小時候的生活十分窮苦,養(yǎng)育他們的小村子叫做漁岙村,這個小村地形惡劣,三面環(huán)山、唯一沒有山的一面卻對著大河。
出生在這里是不幸的,因為這個小村自然條件太差了,這片土地沒有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富裕的希望,王均金小時候實在是太窮了。
但是出生在這里也是格外幸運的,正是因為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才激發(fā)了溫州人創(chuàng)業(yè)的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當年,王均金的哥哥王均瑤差一點就帶領著自己兩個弟弟,去角逐首富的位置,只可惜英年早逝,年紀定格在了38歲,只留下了一個頗具雛形的商業(yè)帝國。
王均金很小的時候,每天就是跟在哥哥后面,隨著哥哥王均瑤跑東跑西,什么買賣都做過,連礦都下過。
舊照
最后居然是靠著印刷飯票掙到了第一桶金,一毛錢的成本,賣兩毛錢,就這么簡單的生意,讓王氏三兄弟賺到了大錢。
從這時候,王氏三兄弟齊心創(chuàng)業(yè),不僅在湖南長沙開了酒店,而且還因為當年的一句話“每個中國人每年飲牛奶不足7公斤”,大膽涉足乳業(yè)。
后來又把自己的產業(yè)移到上海,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吉祥航空,傳奇一步又一步地夯實,創(chuàng)造了奇跡。
21世紀初的王氏家族,直接拿下了上海浦東康橋的足足200畝土地,還斥資5.5億在上海徐家匯造了一棟32層的大廈,時至今日已經升值了十幾億。
后來,在2004年的時候,王氏三兄弟把自己的集團上市,身價瞬間飆升到數十億元。
而那時候的中國首富黃光裕也才有105億元,王氏家族無限接近成為首富。
王均金
但是,就在這一年,王氏三兄弟的大哥王均瑤因罹患腸癌,在38歲的年紀英年早逝,撒手人寰。
這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可怕的,市場對王氏家族的產業(yè)喪失了信心,甚至當年還傳出了“王均瑤干了一輩子,給司機打工”的傳聞:說的是王均金的大哥王均瑤去世以后,遺孀攜帶巨款,嫁給了當時給王均瑤開車的司機。
雖然最后也辟謠了,那個緋聞中的司機,在王均瑤去世以后,給王氏三兄弟的三弟王均豪開車。
但是在當年,在這巨大的財富噱頭下,確實上演了一出好戲,群眾看著富豪家中的一地雞毛,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王均金作為王氏家族的次子,在長兄去世以后,自然扛起了集團和企業(yè)的重擔。
在面對大嫂任麗和大哥長子王瀚對簿公堂的時候,盡量做到了周到的安排,不想讓大哥走后不得安寧。
王均瑤
對于王均瑤來說,他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商業(yè)帝國,他知道自己的老婆孩子無力承接這樣的潑天巨富,想要帶領這個集團繼續(xù)發(fā)展,非要弟弟莫屬。
而王均金也沒有辜負去世大哥的信任,不僅繼續(xù)經營著他們三兄弟的企業(yè),而且還提攜著大哥的長子王瀚。
在王瀚只有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億萬富豪了,而且還多次登上胡潤富豪榜,成為了中國內地最年輕的富豪。
但是王均金也有無奈之感,大哥留下了3個子女,長子王瀚是大哥和第一任妻子所生,還有一子一女是和第二任妻子生下的。
第二任妻子所生養(yǎng)的女兒王瀅瀅可能是經歷了太多,兄弟鬩墻的故事傷透了她的心,而她所繼承的股權也少得可憐,雖然也是一筆巨富,但是在她心中也積攢了很多的憤懣。
在王氏家族的企業(yè)均瑤乳業(yè)上市的時候,掌握著股權的王瀅瀅徹底爆發(fā)了,堅決不簽字、不表決、不出席、不承諾。
大哥兒子王瀚
大哥去世,這給集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王氏家族子孫輩的不和,加重了投資商的偏見,王均金面臨著比哥哥在世時還要復雜的狀況,讓他焦頭爛額。
而王均金也不是那個跟著大哥創(chuàng)業(yè)的少年了,一路從漁村走出來,經歷了無數個春秋,他已不再年輕,鬢角之間漸生白發(fā)。
在他心中,他是草根起家的民營企業(yè)家,在長兄逝世后,他更是這個家的家主。
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可能來自王均瑤這樣的絕世天才,但是誰能保證這個企業(yè)能不能活下去,就是像王均金這樣“不識時務”的死士、戰(zhàn)士。
王均金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帶領著均瑤集團一往直前,從航空走到了金融業(yè).
2015年,均瑤集團發(fā)起的華瑞銀行正式開業(yè),2017年,均瑤集團還入股了老牌金融企業(yè)愛建集團。
王均金
在均瑤集團扎根深處,像一個巨人一樣迅猛發(fā)展的時候,不知道王均金是不是無心插柳,均瑤集團在2016年的時候,加入了一個叫“萬企幫萬村”的計劃。
王均金的任務是到貴州省望謨縣洛郎村,想辦法讓這個小小的山村富裕起來。
洛郎村是一個小村窮村,全村除了人,剩下的就是漫山遍野的板栗,王均金想要打探當地究竟是什么樣子。
于是在節(jié)目組的幫助下,決定隱藏自己的身份,化名為王兵,進入工地,接觸一個洛郎村的農民工何興平。
王均金這個身份非常有趣,他這個身份的背景是江浙一帶的生意人,只不過生意破產,只好到工地去打工。
求職的破產生意人“王兵”就在這種情境下,穿著最樸素的T恤衫,穿著一雙解放膠鞋,身上只有200塊錢,就這樣背著編織袋,從自己的辦公室離開。
化身王兵
公司的高層在歡送這個億萬富豪,祝他順利踏上旅途,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詭異好笑的場景,王均金穿著這一身打扮,然后認真地對公司員工說道:“等著我學一門手藝回來!”
商海沉浮多年,見過了世事的白云蒼狗,在王均金看來,難道當一個工人、當一個泥瓦匠難道比經營一個巨大的商業(yè)帝國還要更難嗎?
事實證明,工地上的日子,真的超過了這個大老板的想象。
工地上的工人看到這樣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來到了工地,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一個農民工,當王均金開始賣力干活的時候,才打消了旁人的疑慮。
當時王均金就跟著農民工何興平干活,何興平在工地的角色不是任何專業(yè)的工人,而是最普通的建筑小工,就像一塊磚一樣,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害怕何興平不肯收下自己,王均金還趕緊說道:“我做生意的,破產了,走投無路才想著來工地學一門手藝,你放心,我雖然沒干過,但是我能吃苦!我能堅持!”
王均金在工地
何興平沒說什么,當時何興平要去搬沙子,王均金見狀也跟了上去。
到了沙土堆旁,看著沾滿了灰塵的砂土車,王均金思緒復雜,又看了看小車上的那些水泥冷卻后的尖銳突刺,他咬咬牙,就開始運沙子。
在商界,賺錢靠的是腦筋和商業(yè)手段,有時候還要看看錢袋子是否雄厚,關系是否到位,某個晚上的那一頓波瀾詭譎的飯局中有沒有找到那個破局的線頭,從而做成這單買賣。
但是,在工地可不是這樣,沙子你不鏟它它不會自己動,推車你不推的話,沙子就永遠到不了拌砂漿的地方。
在工地上,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必須要走的,這里沒有任何斡旋的余地,你的工作做完就能掙到錢,做不完,就掙不到,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
王均金這次真的領教了,這里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萬萬沒想到,運沙子這一關還不算結束,很快,何興平就接到了命令,要去高樓上面綁鋼筋。
工地干活
王均金什么話也沒說,作為徒弟要有自覺,自然也急忙跟了過去。樓頂上,王均金看著何興平綁著鋼筋,才發(fā)現這可不像運沙子那樣的體力活,必須得有技巧。
像是熟練的工地工人,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夠完成綁2000根鋼筋的任務,到了王均金這里呢?600根,還是兩個小時完成的。
他的工作完成地很一般,鋼筋雖然是綁上了,但是高度參差不齊,工頭非常失望。
這個“生意破產”的浙江中年人,想掙錢可以,起碼拿出點拼命的精神,這種狀態(tài)別說養(yǎng)活老婆兒子,能不能接著在這兒干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的王均金在干什么呢?他真的是太渴了,僅僅一上午的時間,他就喝了一肚子的水,旁邊的水瓶堆積了好幾個,讓旁邊的何興平有點不知所措——他干得工作量是王均金的幾倍,喝的水卻還沒這個“胖子”的一半多。
然后,就是我們開篇看到的,工頭訓斥這個干活不像樣的“王兵”,而王均金也體會了建筑工人的任務繁重。
王兵喝水
在這樣汗如雨下、筋疲力盡的一天之后,王均金掙到了將近180塊錢。
通過進一步了解,王均金也知道了,這一百多塊錢就是建筑工一天的工錢,還因為這個工程大,才能拿到這些錢,如果是其他的工地,只能賺到140塊左右。
王均金實在是累極了,勉強開了一個誰也沒精力附和的笑話:“像這么干一個月,我連減肥都不用,就能和何師傅一樣瘦。”
“何興平”可是王均金這次的目標,何興平當晚聽說自己老家有一處民房明天就要開工,自己能在家門口賺一筆錢,雖然工資遠遠不如縣城的工地,但是能夠方便照顧自己的家人。
就這樣,王均金也跟著何興平回到了他的老家,工地下班本來就晚,星夜兼程,到何興平老家的時候,天空已經全黑了。
不知道是誰曾說過,越是大山深處,就越有一片澄澈明亮的星空。
王均金在工地
王均金發(fā)現這里的夜確實星斗滿天,但是這也側面證明,這里實在是窮得可怕,山村位于國家級貧困山區(qū)中,比生養(yǎng)自己的那個貧窮小漁村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的王均金早已不是窮人,但是他見過窮人,也當過窮人,看著何興平祖祖輩輩待在這里,這個山村交通閉塞、經濟極其落后,他真的想了想怎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他知道,現在這個叫做“王兵”的原江浙破產商人、現三流的工地工人不行,或許身價億萬的王均金可以。
何興平原來跟著村子里的泥瓦匠學習蓋房子,練就了一身泥瓦匠的本領,但是這個能耐不能讓他賺大錢,卻給了他外出打工的希望。
可是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母親已經年邁、姐姐患病,何興平還有3個孩子要照顧。
這個大山就像是這數千年一樣,困住了何興平的無數祖輩,現在也困住了他自己,責任在肩,分身乏術。
王均金與何興平聊天
何興平的收入來源是打工的工資以及土地里生長的玉米棒子,這一晚王均金睡得不太舒服,不是身下的棉被褥不溫暖,而是這座房子。
因為這雖然是一座磚房,但是卻是一座未完工的毛坯房——何興平當年借錢蓋房,蓋著蓋著,就遇到了一個大城市爛尾樓同樣的問題。
他沒錢了,所以,茅草屋升級成磚房的計劃,就無限期地擱置到了現在。
第2天一早,王均金就跟著何興平到了村子里要修房子的那戶人家,同行的還有一人,那就是何興平的小兒子。
在這里的孩子沒有太多選擇,學校放假之后幫父親干活,是這個年幼孩子的懂事,也是大人的無奈。
王均金沒想到自己這個“師父”何興平過得這么苦,在幫別人蓋房的時候,何興平突然“不干了”,原因是何興平的大女兒帶著姑姑,也就是何興平的姐姐在縣城看病的時候,錢不夠了。
何興平
何興平接到了女兒的電話,然后,他只能選擇前往醫(yī)院,趕緊送一點錢。
王均金提議共同前往,兩人乘坐著何興平8年前購買的摩托車,摩托車行駛在路上,王均金不止一次感覺到這輛摩托不報廢的話,自己就快報廢了。
中途兩人還經歷了黃狗突然出現,摩托車側翻、這個億萬富豪王均金的腳也扭傷了的事件。
對于王均金來說,這又是灰頭土臉的一天,對于何興平來說,這也是倒霉的一天。
不知道哪里來的破產商人,還有一個一直拍他的攝制組,真的太不自在,但是自己只能配合、配合出演。
他雖然窮,但也不是傻子,這種陣仗下,他也不認為王均金真是一個破產的商人,起碼再不濟,也不會陪自己來這個窮溝溝。
何興平不知道這個攝制組和這個胖子會帶給自己什么,但是他知道,姐姐的病已經花了家里好幾萬。
王均金和何興平
在鏡頭下,何興平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把自己家中那唯一的一頭白豬賣掉。
在不合時宜的時候賣豬,相當于把未成熟的莊稼青苗賣掉,何興平忍著心中的痛苦。
但是他卻突然發(fā)現,旁邊這個破產商人確實能說會道,做生意看著還有那么一套,300多斤的肥豬最后賣了1800多塊錢,算是一個好價錢。
3天后,王均金走了,脫下解放鞋,換上皮鞋之后的王均金還是那個叱咤風云的大老板,但是這個老板卻做了一件事情。
他在辦公室開了一個會,為何興平、也是為了那個有著美麗星空的窮村子制定一個詳細的脫貧方案。
不久之后,何興平在那個未完工的磚瓦房中,生平第一次聽到了一個集團的名字,這個集團的名字叫做“均瑤集團”。
何興平不信天上會掉餡餅,當他拿出手機搜索這個有點耳熟的集團名字,當他看到網頁上,總經理那張滿是銳氣的臉龐的時候,怎么也不相信,為什么這么眼熟。
何興平與大女兒
后來,何興平的大女兒來到了均瑤集團旗下的學校學習,至此,何興平一家真的有了離開大山的基礎,那就是子女優(yōu)質的教育。
而何興平的姐姐也得到了來自王均金的診療方案,她可以在上海治病了,治到什么時候?痊愈為止!
均瑤集團后來也在這個縣城打造了千畝的板栗示范園區(qū),還打算聘請何興平的姐姐出任這個板栗示范園的管理員。
一個月后,何興平帶著家人來到了上海。
這次,王均金沒有背著編織袋、沒有滿身汗水十分狼狽,他帶著何興平來到了外灘,雖然上海的星空沒有那個山村好看,但是東方明珠塔也別有韻味。
后來,王均金自己也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這次神奇的境遇,在文章的最后,他對著所有讀者如此寫道:“一個企業(yè)只有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企業(yè)和企業(yè)家自己才真正有價值?!?/strong>
王均金
王均金的弟弟王均豪也曾說過一句話:“把墓志銘想清楚、干明白,這就是終極目標?!边@似乎也是王氏三兄弟的目標。
筆者最后想說,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很多人不在乎富豪王均金的舉措,有人甚至認為他是在作秀,但是公平正義終究會顯現,扶貧做慈善誰在乎?
何興平在乎,貴州省望謨縣老鄉(xiāng)手中的板栗在乎,被均瑤集團幫助過的云南、貴州、廣西等數個省市的人們在乎,他們都在乎。
這個世界的美好取決于每個人的選擇,王均金覺得,做了,就夠了。
王均金和何興平
參考文獻:
1、《大志有恒——記全國人大代表王均金》;錢威,張韌戌;《上海人大》2015年第7期
2、《我在洛郎當小工》;王均金;《現代工商》2021年第9期
3、《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均金幫助新市民緩解住房困難》;彭江;《經濟日報》202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