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7 08:02:28作者:佚名
(原標題:德媒:德國軍援緩慢是不信任澤連斯基,擔心德國重型武器再次進入俄境內(nèi))
(觀察者網(wǎng)訊)6月3日,德國《明鏡周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為什么德國遲遲不肯向烏克蘭投放武器”的文章,分析了德國政府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速度緩慢的原因。
《明鏡周刊》報道截圖
《明鏡周刊》評價德國總理朔爾茨“遲于”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十分令人惱火”。幾個月來,西方輿論的說法一直是:朔爾茨傾向于不向烏克蘭提供任何武器裝備,當然也不會運送任何重型武器了。上周三,朔爾茨在德國議會為此接受質(zhì)詢。面對俄烏沖突,反對黨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っ窢柎模‵riedrich Merz)痛斥朔爾茨是“烏克蘭的可悲朋友”。梅爾茨還稱,朔爾茨甚至可能在追求某種“隱藏目的”。
面對質(zhì)詢,《明鏡周刊》是這樣描述的:“我們正在提供一攬子援助”,朔爾茨喊道,他的聲音顫抖著,臉上帶著堅定神色。“這也是可以得到承認的。”緊接著朔爾茨列出了德國政府已經(jīng)交付的所有武器——一個相對較長的清單,主要由輕武器組成。他還列出了接下來要運往烏克蘭的重型武器清單:30輛“豹”式防空坦克和7門 PZH-2000自行榴彈炮,將在今年夏天送去。此外,朔爾茨還承諾援助一種名為IRIS-T SLM 的現(xiàn)代防空系統(tǒng),可能會在今年秋天的某個時候運送。另外基輔還將接收從德國聯(lián)邦國防軍庫存那里送出的四套 MARS II 多管火箭系統(tǒng)。
朔爾茨在演講中說:“我們正在盡我們所能。做必須做的事情,正是本屆政府正在遵循的路線?!倍睹麋R周刊》對此“諷刺”稱“朔爾茨看上去對自己相當滿意,但這種滿意根植于現(xiàn)實嗎?”
朔爾茨 圖自路透社
《明鏡周刊》指出,到目前為止,德國沒有直接向烏克蘭交付一件重型武器。該文章還不滿地提到,如果沒有來自國外和其執(zhí)政聯(lián)盟內(nèi)部的巨大壓力,朔爾茨似乎根本不會同意向烏克蘭運送任何武器。
與德國政府關(guān)系密切的人士稱,北約層面從未討論過某種“重武禁運”,更沒有決定過,但華盛頓、倫敦和巴黎非正式地就這個問題達成了完全一致。此外,消息人士還稱,由于歷史原因,德國永遠不可能成為第一個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的國家。
與此同時,消息人士透露,如果烏克蘭經(jīng)歷了一系列勝利,并“變得過于自信”地進入俄羅斯領(lǐng)土,那將意味著德國重型武器將(在二戰(zhàn)之后)再次進入俄羅斯境內(nèi)。文章稱,這一擔憂凸顯了柏林對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的某種不信任。這也是德國國防工業(yè)企業(yè)未被授權(quán)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的原因之一。
文章指出,德國政府正在參與交換協(xié)議,根據(jù)協(xié)議,德國將補充盟國向烏克蘭運送的武器。第一筆此類交易涉及愛沙尼亞擁有的東德舊軍事裝備,此后,捷克決定向烏克蘭運送蘇聯(lián)的舊物資等,其他歐盟國家也紛紛效仿。作為回報,柏林方面正努力用現(xiàn)代化程度不高的武器補充其合作伙伴的武庫。幾周前,斯洛伐克向烏克蘭交付了俄羅斯制造的S300防空系統(tǒng)。德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隨后在斯洛伐克部署了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tǒng)。
但是,這一做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例如,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部分俄羅斯的舊坦克,華沙則依靠德國的承諾補充波蘭坦克艦隊。但波蘭人一直希望能得到最新型號的豹式坦克,但事實證明這一愿望無法實現(xiàn)——德國聯(lián)邦國防軍也只有幾十臺此類坦克。
文中提到,在5月1日寫給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的一封信中,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敦促德國盡快運送各種武器系統(tǒng),他給出的名單上就包括了“豹1A5”主戰(zhàn)坦克和“豹2A7”主戰(zhàn)坦克。
在倫敦,前英國歐洲事務大臣戴維·利丁頓(David Lidington)表示,對德國作為“西方安全伙伴”的可靠性越來越懷疑。美國《紐約時報》一篇關(guān)于朔爾茨的文章中寫道,“人們對他的領(lǐng)導能力和……幫助引導歐洲度過二戰(zhàn)以來歐洲大陸最嚴重的安全危機的能力存有疑問”。
文章稱,柏林政府認為,上述國外批評完全過分。為什么德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數(shù)十億歐元的財政援助,卻沒有得到更多認可?德國政府中的一些人說,法國為烏克蘭做的事情更少,但幾乎沒有受到西方的批評,法國也沒有被有關(guān)此問題的國內(nèi)辯論所拖累。還有人指出,烏克蘭駐巴黎大使比烏克蘭駐柏林的大使謹慎得多,后者不斷向德國政府提出新的要求,并對德國進行新的侮辱。
延伸閱讀:
德國部分供氣被俄掐斷又遇糧食危機 朔爾茨埋怨普京
近日,俄羅斯向更多歐洲天然氣買家斷供。
據(jù)悉,丹麥因拒絕對俄使用盧布支付而成為第五個被切斷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國家。另外,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還宣布,出于“一樣的原因”,俄對殼牌在德國的供應也已停止。
據(jù)悉,殼牌與俄氣簽訂了合同,俄羅斯每年對殼牌供氣多達12億立方米。不過,對比德國一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殼牌的占比并不算多,只有2.6%。
石油
但這也算給德國提了個醒,在“盧布支付令”下德國還是得向現(xiàn)實低頭。眼下,德國萊茵集團和俄氣最大的德國客戶Uniper都已同意克里姆林宮的盧布支付方案,這些規(guī)模更大的天然氣買家根本無法脫離對俄氣的依賴。
對于如何解決能源問題,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在聯(lián)邦議院講話時表示,德國接收液化天然氣的基礎(chǔ)設(shè)施將在數(shù)月后建成。
前段時間,卡塔爾與德國簽署了一份能源合作意向聲明,意圖真正成為歐盟領(lǐng)導人的液化天然氣(LNG)主要供應商。
目前,卡塔爾可以生產(chǎn)超過7700萬公噸/年(約1060億立方米/年)的液化天然氣,去年它的產(chǎn)量約為1100億立方米,計劃從2025年起再增加四條生產(chǎn)線,將其增加到1.1億噸/年,到2027年再增加兩條生產(chǎn)線,將其增加到1.26億噸/年。
僅從數(shù)據(jù)和設(shè)備裝備上,德國似乎找到了代替俄氣的“能源密碼”,可是仔細推敲便知,與卡塔爾簽訂了供應合同的可不僅僅只有德國,這也意味著德國并不能指望著卡塔爾完全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
總之,在“求氣”這條路上,德國還需要費些功夫。
隨著俄烏沖突繼續(xù)進行,烏克蘭的能源供應商呼吁德國停止通過北溪天然氣管道一線輸送俄羅斯天然氣。
據(jù)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說,即便德國不完全停止輸入俄羅斯天然氣,至少也應該大幅減少輸入量。
朔爾茨
北溪一線是向德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最重要管道。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這條管道從俄羅斯西部城市維堡輸送了超過59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不得不說,烏克蘭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能源問題的確讓朔爾茨頭疼,但事實擺在眼前,對俄羅斯來說,能源就是他們最大的武器之一。
根據(jù)俄羅斯能源部公布的信息,迄今已有20多家歐洲公司開設(shè)了盧布賬戶。從開始的強硬到最后的妥協(xié),其實歐洲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面對能源危機,他們又不得不這么做。
歐盟為了回應俄烏沖突,實施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能源制裁,而俄羅斯則繼續(xù)掌控著歐盟的天然氣市場,歐盟反而讓自己身處“洼地”,這實屬有點尷尬了。
另外,歐洲國家不僅僅是要擔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也同樣火燒眉毛。
在烏俄兩國發(fā)生地緣沖突后,正值北半球春耕的東歐大平原,糧食種植和物流幾近停滯。另外,加上新冠疫情、西方制裁以及烏俄沖突加劇等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一直維持高位,世貿(mào)組織此前就供應短缺等糧食危機發(fā)出警告。
普京
對此,美西方將鍋甩給了普京。
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就糧食危機問題喊話俄羅斯,聲稱俄方應承擔此次危機的全部責任。
此前,拜登也將美國和全球糧食危機歸咎于普京,認為是俄烏沖突切斷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聲稱,糧食危機發(fā)生的“唯一原因”在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殘酷的、非法的戰(zhàn)爭”。
對于美西方的種種指責,俄羅斯方面表示“咎由自取”!
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近日也稱,烏克蘭將用小麥換武器,實際是美國自己“親力親為”地在烏克蘭挑起糧食危機。
其實,俄羅斯曾表示愿意為烏克蘭糧食外運建立一條人道主義通道,但條件是西方需要解除部分對俄制裁。但這一提議并沒有被接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中國古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老話,但事實證明,歐洲也并不是看起來那么團結(jié),那些美西方政客們只會維護自身利益,并不會為民眾多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