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9 00:34:11作者:未知
當年我一個985的學生,為什么在北京不好找工作,后來發(fā)現(xiàn),我連這個公司都不知道。而有的人學校很一般,卻能進到大型企業(yè)中。
口述 | 李曉達
采訪 | 新一
來源 | 新一幾(ID:xinyiji90)
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開始這個話題前,先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就讀于一所理工類的985,高中是尖子班,同學985起,個別211也是諸如北郵、中財。參考樣本是我的高中、大學同學。
一般而言,畢業(yè)十幾年后,大家不太關心同學的發(fā)展。我關心同學不是想做比較,而是想通過觀察得出一些對社會和人生的想法,類似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
我和大部分同學保持一個比較好的關系,經常交流,互相幫忙,相對來說我還是能了解一些同學的情況。
1.
/ 讓我感到“意外”的那些同學 /
【A同學】人非常好,比較內向、實在。當年高考由于腸胃炎發(fā)揮失常,本來能沖“清北復交”,結果讀了排名20多位的985,跟我們抱怨自己命不好。上了大學,經常被人騙,完全一個老實人的狀態(tài)。我們一直給他“上課”,希望他不要再被騙了。
畢業(yè)之后他走技術路線,升上了管理層,出任過幾家公司的CTO(技術負責人)。他業(yè)余在公眾號上寫技術、管理類文章,積累了十幾萬粉絲?,F(xiàn)在他看待事物的水平,就比我們高出很多,反過來能指導我們。我覺得比較迷茫的時候,還去請教過他,兩句話就把我說明白了。
【B同學】我很佩服的一個女生。理科成績排前5,高考落榜北大,被調劑到了某所211大學,當年差點把通知書撕掉。她做了一個很冒進的決定,大二就出國了,花費幾十萬。讀的也是生化環(huán)材專業(yè)。
到國外之后,她沒有沉迷“花花世界”,而是過著非常自律的生活,每到期末要交論文時就會徹底“消失”在網(wǎng)絡,因為她要專心準備。研究生階段被導師派去參加各種國際交流大會,目前在北美某高校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實驗室,可以算行業(yè)內的女科學家,找的老公也是學霸。
【C同學】上高中時,很瘦小的一個女生,不起眼,不會打扮,感覺很樸素的一個人,現(xiàn)在成了時尚網(wǎng)紅。開始沒什么人氣,堅持好幾年,就有一批死忠粉很喜歡她,好多漂亮姑娘都跟著她學習穿搭、如何買衣服。以前完全看不出她有這方面的天賦,我還挺詫異的。認真回想,她在高中就有很好的人緣,被推崇為“大姐大”的那種,這可能就是一種人格魅力。
有幾個同學有點可惜。
【D同學】農村出身,小鎮(zhèn)做題家,上大學之后沉迷游戲,老師試圖引導他,給過機會,但最后還是退學了。有一次在同學群里看到他的頭像,完全不像是讀過985。
【E同學】被騙到了傳銷組織里,畢業(yè)十幾年后才跟我們聯(lián)系,好不容易重新找了一份工作,這才步入正軌,但跟正常畢業(yè)的同學比要差很多。
【F同學】我們覺得按照他的家庭背景和資質,完全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但選擇了一份不那么需要學歷的工作。
2.
/ 人到中年的“馬后炮”/
上面講的人生梗概,全部真實確信,發(fā)生在我高中、本科同班的上百個985同學群體中。小結這些人生,我發(fā)現(xiàn)幾個規(guī)律:
1. U型分化
那種家庭條件比較好、自己野心特別強的同學,發(fā)展是很好的;家庭不好、野心比較強的同學雖然得不到父母的任何支持,但基本上也都買房買車了。家庭一般,能幫你一點忙但又幫不上大忙,發(fā)展反倒比較平庸。
總體上,大部分同學過得相對平淡。聽過一個說法:如果你是富二代,躺平可能是你這輩子最好的選擇。我感覺,沒有退路,反而走得更遠一些。
2. 轉行的基本都是女生
大部分男生都堅持自己的專業(yè),讀博搞研究,在同行業(yè)里工作,或者考上了對口的公務員,女同學轉行的比較多,比如轉去做金融、品牌市場、教育培訓,還有人做芯片,也有自己做生意的,差異比較大。
3. 堅持出奇跡
有些“冷門”理工科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可能不好找工作,但堅持下去的同學沒有發(fā)展差的。因為985起點就不錯,如果你讀到博士,至少可以留在高校,雖然比不上那些搞IT和金融的人,但是通過科研也過得不錯。
4. 普通家庭出身,學歷就是最大的優(yōu)勢
這些年社會上經常有人發(fā)“酸”:書呆子,除了成績好之外,能力不行。
別急著否認。他們嘴里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是精明不守規(guī)則的野路子,還是豁得出去的執(zhí)行力,還是和社會人打成一片的“社?!??
少數(shù)學霸集合了所有素質,但大部分人只能占一樣。你能占學歷好,就省了好多辛苦。高學歷不是缺點,你若背棄它,往往會遭到命運捉弄。
3.
/ 給年輕人的職業(yè)建議 /
首先,還是要定高目標。所謂: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我這個人正是因為比較有野心,現(xiàn)在才混上了“湊合”的生活。
本科畢業(yè)前兩年,我在老家(二線城市)工作,工資只有3000塊,房子也買不到特別好的,心理落差非常大。有的同學能接受,幾年下來,房和車都有了,在體制內工作比較穩(wěn)定,孩子上學也不需要花太多錢。我就不行。因為心有不甘,兩年后我來到北京,在北京工作三年選擇了出國留學。沒有特別規(guī)劃什么,就是那種“不甘”逼著我往前走。
人到中年,我不需要那么大目標,就是因為我年輕時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現(xiàn)在達到了理想狀態(tài)的中等水平。如果不定這個目標,我就會更慘。
第二,增加信息獲取能力。
好多時候,找不到好工作其實是信息差的問題。當年我一個985的學生,為什么在北京不好找工作,后來發(fā)現(xiàn),我連這個公司都不知道。而有的人學校很一般,卻能進到大型企業(yè)中。
無論用什么辦法,多去認識一些學長、校友;去大城市實習;刷各種網(wǎng)站、APP……多去跟別人交流,讓人知道你什么情況。
第三,盡量利用自己的“長板” 。
學習好的人往往不服氣,覺得這塊不行我要補。
其實做事的時候,你要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短板差不多就行了。迄今為止我得到的所有好機會,都是長板帶給我的,我的短板沒給我任何幫助。
第四,多利用家里的資源。
有些人覺得自己家是普通家庭,不能啃老,我要證明比父母更強,不愿意向父母求助。
我認為這個思維不對。如果父母不是窮得不行,他們在你18歲之后一點助力都不給,這個家族有什么傳承?
如果父母供得起你讀研或出國(有些地方出國不貴),盡量讓父母供。父母也不指望你一畢業(yè)就回饋他們。
畢業(yè)以后父母幫過我很多,我后來掙錢了,給他們買東西,帶他們到處旅游,一家人非常開心。
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要學會“借力”。能不能借得上另說,但是千萬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失去了機會。
4.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走過坑也爬出來的“怪前輩”。我不是什么牛人,牛人也沒空寫這些,教出清北的老師不一定考得上清北。
我愿意好為人師。中年人都有點“爹味媽味”,沒辦法,請見諒。
所謂佛系,是你人到中年再去接受的事情。年紀輕輕就佛系,后面生活可能比你想的還差。
(作者小紅書ID:虎亦達)
博主:新一,復旦MBA,本科畢業(yè)于中傳;胡潤TOP30財經新媒體前主編,訪談上百位商業(yè)領袖;現(xiàn)在專注于個體發(fā)展研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