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13 12:20:27作者:未知
東北老漢賣傳家寶
東北老漢想要以800萬的價格,將傳家寶賣給專家,卻遭到毫不留情的拒絕。
專家還聲稱:“最多給1萬!”
資料圖
老漢氣得轉(zhuǎn)頭就將傳家寶送去拍賣會,沒想到竟然拍出1800萬元的高價,令專家懊悔不已。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傳家寶,竟然這么值錢?
這件珍貴的傳家寶,最后又花落誰家呢?
溥儀的寶貝?
1995年的秋天,一位老漢帶著一件寶貝,走進北京文物局,想請專家?guī)兔﹁b定一下他家的傳家寶。
老人衣衫破舊,還打滿補丁,看著很不體面,路人遇到老漢時,都會紛紛避讓。但誰也想不到,這個落魄的老人,懷中竟然抱著一件天價國寶。
資料圖
這位老漢姓李,是從東北吉林過來的,由于家里很窮,連路費都要跟鄰居借。
其實李老漢家以前家庭條件沒這么差,但因為他家有7個孩子,如今陸陸續(xù)續(xù)長大成人,按順序談婚論嫁了,很快就把李老漢家的積蓄給掏空了,如今小兒子也到了婚齡,卻拿不出結婚的錢。
李老漢猶豫再三,這才決定將父親給的傳家寶拿去賣掉。
資料圖
李老漢為人精明又謹慎,生怕會白跑一趟,于是在出發(fā)前,已經(jīng)找當?shù)氐闹R分子看過了,他們都覺得這東西應該挺值錢,李老漢這才放心地來到了北京。
而專家在看到那件寶貝時,頓時吃了一驚。
老漢帶來的是一幅古畫,長約1米2,寬約50厘米,上面繪制著山水人物,亭臺樓閣,整幅畫看起來清新典雅,氣象恢弘。最特別的是,在這幅畫的落款處,還蓋著一個末代皇帝溥儀的印章。
資料圖
仔細觀察了一番后,專家問李老漢這幅畫是哪來的。
李老漢回答說是祖?zhèn)鞯?。雖然現(xiàn)在沒落了,但他家祖上曾經(jīng)擔任過末代皇帝溥儀的侍衛(wèi),這幅畫就是從溥儀那兒得來的。
李老漢表示,他愿意將畫交給專家,但是有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先給他800萬。他家7個孩子,再加上他正好8口人,800萬塊錢拿來分,正好能一人100萬。
資料圖
李老漢說得一本正經(jīng),誰知專家卻一臉不可思議。
以前只聽說文物專家用極低的價錢,從農(nóng)民手中“撿漏”,還從來沒聽說有誰像李老漢這樣自信,竟敢在專家面前獅子大開口。
專家隨即拒絕了李老漢的要價,并且表示希望用1萬元的價格,來收購這幅畫。
資料圖
800萬跟1萬之間的差距太大了,李老漢根本不答應。文物局的專家又試著與老人展開一番討價還價,最后依然沒能談攏。
見狀,李老漢拿起傳家寶,轉(zhuǎn)身就往外走。剛才專家看到畫時驚奇的表情,已經(jīng)讓李老漢心中有數(shù)了,要是將畫拿出去賣,800萬可能不行,但絕對能比1萬塊錢多。
不過,李老漢并不清楚,他還是太過保守了,當他將傳家寶拿去拍賣會上拍賣時,竟然拍出了一個1800萬的天價!
資料圖
那么,李老漢的這幅畫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他最后真的能夠如愿以償?shù)貙嬞u出去嗎?
曠世名畫
李老漢在離開文物局后,就四處打聽北京最大的文玩市場在哪里,最后聽說了琉璃廠。這個地方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jīng)是家喻戶曉的“尋寶”之地,據(jù)說還能買到由宮里流出來的東西。
李老漢在好心人的介紹下,找到了琉璃廠這邊最有名的鑒定專家,來自瀚海拍賣公司的秦公先生。
資料圖
秦公為人很有情義,經(jīng)常被同行人稱贊大公無私,而他最初是研究碑帖出身,尤其擅長鑒定字畫類的文物。當秦公將李老漢帶來的古畫展開時,不禁發(fā)出了驚嘆聲。
當他看到最后溥儀的印章落款后,更是坐不住了,連連表示:“我找這幅曠世名畫很久了!它竟然是在您手中!”
資料圖
秦公為什么會這么驚喜?這就不得不提到這幅畫的作者。
李老漢的這幅畫名叫《十詠圖》,是北宋大文豪張先的作品。
張先和柳永齊名,跟歐陽修是好友,又同蘇軾是忘年交,他本人也是蘇軾那首《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為了調(diào)侃張先老年娶嬌妻而創(chuàng)作的。
資料圖
張先不僅在北宋詞壇上擁有極高的地位,還非常善于作畫,可惜流傳下來的畫作并不多。
而《十詠圖》,則是82歲高齡的張先,根據(jù)他父親所做的十首詩內(nèi)容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除了鑒賞和收藏價值,還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意義,是曠世難得的極品。
甚至可以說,張先只用這一幅畫,就讓他在中國畫史上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這幅畫傳到明清時期,已經(jīng)成為了宮廷珍寶,普通人根本沒機會見到。
而在《十詠圖》的卷尾落款處,除了溥儀的印章,還能看到明清內(nèi)務府的印章,以及乾隆和嘉慶等皇帝的璽印,在畫前引首處,更有著乾隆手書的“誦芬寫妙”四個字。
資料圖
這樣一幅曠世名作,怎么回到了李老漢手中呢?
李老漢解釋說,這幅畫其實是溥儀出宮時,偷偷帶出來的。他在宣告退位后,雖然還能住在紫禁城,里面的古玩卻只能使用,不能變賣,但溥儀還是想辦法偷偷帶走了不少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這幅《十詠圖》。
后來,日本戰(zhàn)敗,溥儀忙著逃跑,落下了很多珍貴文物。他身邊的宮女侍衛(wèi)見狀,就將這些文物瓜分后帶走,而當過侍衛(wèi)的李老漢父親就拿到了這幅畫。
資料圖
說到這里,李老漢匆匆將畫卷起來收好,執(zhí)意要走。
而秦公生怕李老漢會將這幅畫賣到國外,導致國寶遺失,連忙挽留,但最后只是留下了李老漢的一個聯(lián)系方式。
一想到國寶流落國外的可能,秦公就有些坐立不安。他多次找到李老漢,不求老人將畫上交,只求老人能答應將畫拿到拍賣會上試一試。
資料圖
李老漢被秦公說得有些意動,于是問道:“如果拍賣的話,能賣到800萬嗎?”
秦公笑道:“絕對不止800萬!”
從800萬到1800萬
其實在看到《十詠圖》這幅曠世名作時,秦公就很想立刻將畫買下來。
可惜李老漢一口咬定,沒有800萬不賣,而秦公拿不出這么多錢。不過他對拍賣會行情了如指掌,他說這幅畫絕對不止800萬,那就一定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李老漢已經(jīng)被秦公說動了,但是隨后趕來的李家子女卻不怎么相信拍賣公司,并表示想拍賣可以,先給他們200萬定金。
資料圖
在90年代,200萬元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天價。
為了不讓這幅曠世名畫流落國外,秦公不惜以公司的名義向銀行抵押了200萬元,這才從李老漢手中換來了《十詠圖》的拍賣委托權。
秦公又請來了更加專業(yè)的鑒定專家,對《十詠圖》做了更加詳細的鑒定,確定它是真跡后,秦公也沒立刻著手拍賣,而是先向國家文物局提出拍賣申請。
國家文物局表示,這幅畫可以進行拍賣,但是決不允許私人或者國外的收藏者參與,只能由境內(nèi)的博物館和國企、事業(yè)單位進行競價。
資料圖
即使有這么多的限制,等到公開拍賣的那一天,現(xiàn)場依然坐滿了人,最后人都擠到走廊過道里去了。很多國外的收藏家特意趕過來,只為能夠遠遠欣賞一下這幅《十詠圖》。
起拍價格是600萬,結果眨眼之間就超過了李老漢預期的800萬元。每當有人抬高叫價,故宮代表人就一定會跟著加價。
資料圖
到最后,這幅畫的成交價,竟然高達1800萬!
從800萬到1800萬,這中間巨大的漲幅,不禁引人遐想:若是最初就用800萬將畫買下來,或許就能為國家省下1000萬了。不知最初那位專家知道后,有沒有感到懊悔。
這幅畫真的值這么多錢嗎?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將畫拍下的故宮博物院才知道了。
幾經(jīng)輾轉(zhuǎn),這幅被帶出紫禁城的《十詠圖》,最終還是回到了紫禁城中,如今依然還在故宮博物院進行展出。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