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09 08:08:09作者:智慧百科
導讀:近日,英國記者吉迪恩·拉赫曼在《金融時報》發(fā)表評論文章,呼吁西方國家放棄遏制中國的想法。其觀點既有合理之處,又對中國的軍事外交政策多有誤解。觀察者網(wǎng)翻譯本文,僅供讀者參考。
【文/ 吉迪恩·拉赫曼 譯/觀察者網(wǎng) 由冠群】
“我們希望中國失敗嗎?”我最近參加了一個專為西方決策者和評論員舉辦的研討會,有人在會上提出了這個問題。
與會者翻閱了一份新年預測報告,其中一人問道,為什么把中國經濟增速驟降列為2023年的一大風險——“這難道不是我們希望的嗎?”
這個問題問得有道理。畢竟,美國總統(tǒng)一再表示,他愿意為保衛(wèi)臺灣(地區(qū))而與中國開戰(zhàn)。歐盟已將中國描述為“系統(tǒng)性競爭對手”。英國正在辯論是否正式將中國列為“威脅”。很明顯,如果你把一個國家視為威脅和競爭對手,那你還想看到它的經濟快速增長嗎?
或許你仍然希望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那些認為中國經濟繼續(xù)成功仍符合西方利益的人,有一些合理的理由。首先,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希望中國經濟陷入衰退,你就幾乎等于希望世界經濟也陷入衰退。如果中國崩潰了(例如,如果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崩潰),全世界的金融體系都會受到影響。
接下來還有一個有關道義的問題。你愿意讓14億多中國人變得更窮嗎(很多中國人現(xiàn)在仍很貧窮)?中國的需求和投資對非洲和美洲國家至關重要。你也希望這些國家變得更窮嗎?
由中國投資建設的斯里蘭卡國際機場
此類爭論仍在發(fā)生,這一事實本身就說明西方各國政府目前仍舉棋不定。一般來說,兩種世界秩序模式正在西方決策者的腦海中纏斗:一種是基于全球化的舊模式,另一種是基于大國競爭的新模式。
舊模式強調經濟,以及中國人所說的“雙贏合作”。其觀點是,經濟穩(wěn)定和增長對世界各國都有好處。該模式還鼓勵在氣候變化等關鍵議題上延續(xù)過去的國際合作方式。
而新模式認為,一個更富裕的中國已不幸地變成了一個更具威脅性的中國。北京投入巨資建設軍備,新模式的觀點是,除非中國自己改弦更張或其野心受到外部遏制,否則全球和平與繁榮將受到威脅。俄烏戰(zhàn)爭和中俄合作強化了以下這種觀點:現(xiàn)在最適合從大國競爭的角度看待世界。
不幸的是,這兩種觀點各有道理,因為這兩種世界觀都含有真實的成分。一個失敗的中國可能對世界穩(wěn)定構成威脅。而一個成功的中國也可能如此。
西方決策者化解這場爭論的方法是提出另一個問題:不是“我們希望中國成功還是失?。俊倍恰拔覀內绾喂芸刂袊某掷m(xù)崛起?”
提出這樣的問題可以避免西方決策者將其政策建立自己無法控制的前提基礎上。美國人或歐洲人認為中國正在走向失敗是不明智的,而中國將其政策建立在美國崩潰的基礎上也是不現(xiàn)實的。很明顯,中美兩國都在國內面臨嚴峻挑戰(zhàn)。在最壞的情況下,這些挑戰(zhàn)可能會壓垮它們。但任何一方相信這種結果出現(xiàn)都是愚蠢的。
西方決策者不應試圖讓中國變得更窮或阻礙中國的發(fā)展,而應將其政策重點放在塑造國際環(huán)境上,思考一個更富裕、更強大的中國應該出現(xiàn)在什么樣的國際環(huán)境里。西方所要塑造的世界秩序應使中國無意推行激進政策。
西方可以使用軍事、技術、經濟和外交手段塑造世界秩序。美國已卓有成效地加強了本國與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安全關系,這應該有助于遏制中國的“擴張”傾向。華盛頓還加大努力,阻止中國成為世界技術標準的制定者,但美國要與那些擔心本國利益受損的盟國協(xié)調配合卻難上加難。
經貿領域是美國的最大弱點。中國已成為印太地區(qū)大多數(shù)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美國日益增長的保護主義情緒,以及無法在亞洲簽署新的重大貿易協(xié)議,使得華盛頓相比北京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爭奪人心也很重要。正如烏克蘭戰(zhàn)爭表明的那樣,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對西方的動機表示懷疑,即使他們反對這場明顯是由俄羅斯發(fā)動的戰(zhàn)爭。
因此,至關重要的是,美國和歐盟既要自己清醒又要向外部世界明確表明,它們的目標不是阻止中國變得更富裕,而是防止中國利用自己日益增長的財富去威脅鄰國或脅迫其它貿易伙伴。以此目標為政策出發(fā)點既可行又合理。
(觀察者網(wǎng)由冠群選譯自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