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29 08:20:43作者:智慧百科
圖片來源:黑龍江日報
近兩年,鶴崗仿佛住在了互聯(lián)網上,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fā)關注。
比如有人用一個奢侈品包的錢去買了一套房;買房的外地人留不下來,又走了;當地不新招公務員,財政需要重整了;又有新的人去鶴崗買房,成了“鶴漂”……
這期間,甚至出現了一種名為“鶴崗化”的標簽,去形容那些和鶴崗一樣出現經濟低迷、人口流失、房價下跌的小城市、小縣城。
相比輿論里的火熱,鶴崗的房價穩(wěn)穩(wěn)地躺在地板上摩擦了好幾年,沒什么要向上振作的跡象。
不過新一波“鶴漂”本就不為增值而買房,而是帶著不太多的積蓄來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他們不與鶴崗的真實世界發(fā)生深度聯(lián)系,而是通過網絡連接其他城市以維持生計;他們曾在大城市感到壓抑,現在因為生活成本的落差,有了游刃有余和放慢腳步的資本,開啟充盈著“松弛感”的新生活。
有人甚至說,鶴崗已經成為年輕人精神上的“北上廣深”。那么,再次因為低房價登上熱搜的鶴崗,有沒有可能把握住這種流量,實現城市進化?
新“鶴漂”來了
鶴崗的房價近乎“躺平”了。
2019年,這里商品房銷售面積3.5萬平方米,銷售額1.1億元。以此計算,2019年鶴崗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約為3143元/平方米。2021年,均價稍有上浮,為3695元/平方米,兩年漲了552元。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房價水平,某種程度上是經濟發(fā)展和人口流向的反映。很顯然,鶴崗都不太具備優(yōu)勢。
根據政府網站公布的數據,2019年鶴崗GDP為336.4億元、增長3.7%,財政收入43.2億元、下降5.3%;2020年,GDP為340.2億元、增長0.3%,財政收入38.8億元、下降10.3%;2021年GDP為354.2億元、增長7%,財政收入47.5億元、增長22.3%。兩項指標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3.6%、4.7%。作為“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鶴崗還沒能擺脫資源枯竭、產業(yè)結構單一的困擾。
然后是人口。明面上的影響是常住人口,七普數據一出,鶴崗人口流失的現實早已為人熟知。另一個鮮為外人道的指標,是當地城鎮(zhèn)化“紅利”不再——2021年,鶴崗全市戶籍總人口98.5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80.2萬人,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已經高達81.4%,遠遠甩開全國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水平(45.4%)一大截。有網友上傳視頻,郊區(qū)的安置房已是大片空置。
但“鶴崗悖論”就在于,正是它的低房價,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外地人。房價雖低,但也不漲的現實,勸退了炒房客。房價雖低,但難找到理想工作,也勸退了一些沒考慮清楚的年輕人。最新這一波來鶴崗置業(yè)的外地人,似乎與3年前那一撥有點兒不同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一位25歲的女畫師,到鶴崗買了間46平方米的房子,房款1.5萬、裝修款4萬多,再花1000元請保姆,日常就是畫畫、養(yǎng)貓、做美食,然后把獨居生活曬到社交平臺上。
還有一對情侶,原本在杭州打工,也是2020年搬到鶴崗,全款4萬買了房子,然后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生活日常。
從當地房產中介口中,能歸納出這些有備而來的新“鶴漂”的一些共性:
買房客以年輕人為主,80后、90后、00后都有;
在其他城市有比較穩(wěn)定的收入,手里有存款,但還沒有自己的房子;
他們的收入來源與那根網線有關,做主播的、做設計的、做游戲的、開網店的、做自媒體的,不需要去鶴崗的真實世界謀生;
他們大多也不參與當地的社交生活,不需要線下的娛樂、社交,也還沒到需要教育醫(yī)療這些配套的年紀;
日常能買菜、點外賣,水電氣供應正常,冬天有足夠的暖氣。
圖片來源:大美鶴崗
看地段、看配套、看升值,那是大城市買房的邏輯。低迷的房價,是鶴崗的“陣痛”,但不是“鶴漂”的。
對于蹭鶴崗流量的互聯(lián)網人而言,要的正是這個地方因為房價不斷攀升的關注度。
對于真正在鶴崗開啟新生活的人而言,追求的是“桃花源”般的安全感——找個落腳點,利用生活成本的落差,過上有“松弛感”的生活,能再有套自己的房,就更好了。
城市怎么辦
這座小城發(fā)展乃至生存的困境,并不成為外來者的困擾。
和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問題一樣,別稱“煤城”的鶴崗,因煤而興,亦因煤而困。2011年,鶴崗被確定為國家第三批25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傳統(tǒng)支柱型產業(yè)步入衰退期,疊加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鶴崗產業(yè)單一化的弊端顯露。
鶴崗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從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鶴崗正在推動煤炭產業(yè)在向精深加工方向轉變,同時也在推進石墨產業(yè)、食品加工、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產業(yè)發(fā)展。從數據上看,資源消耗殆盡,鶴崗的活力開始減弱,新興的接續(xù)替代產業(yè)還在培育過程中。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發(fā)展速度不快,產業(yè)結構不優(yōu),立市項目存量少,經濟增長點發(fā)育慢,“一煤獨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除了產業(yè)轉型的困境,交通和財政也是壓在鶴崗頭上的難題。
鶴崗沒有機場,也沒通高鐵,與哈爾濱之間也沒有直達的火車。外地人想去鶴崗,通常的路線是,先飛機或高鐵抵達佳木斯,再從佳木斯坐客車或是火車到鶴崗。佳木斯到鶴崗的火車,還有一些綠皮的,每天也只有3班。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另一個是前年暴露出來的財政困局。
2020年12月23日,鶴崗市人社局發(fā)布通告:“因鶴崗市政府實施財政重整計劃,財力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決定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敬請理解”。
當年,鶴崗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為23億元,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136.8億元,年度財政缺口113.8億元,接近財政收入6倍,成為首個出現財政重整的地級市。到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依舊提及,“財政收支矛盾較大,化解存量債務仍需共同努力”。
不過,在網絡上,這些小城市生存與發(fā)展的難題被隱藏得很深,關心的人也不太多。
網友們感興趣的是鶴崗的房價,是“鶴漂”的生活,以及因此引發(fā)的無法擺脫大城市快節(jié)奏的共鳴。網絡上的鶴崗,集合了網友們的想象,更像是一種為了消解焦慮而存在的象征載體,它和真實世界的鶴崗很不一樣。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但無論如何,這座掌握了“流量密碼”的收縮城市,被貼上了“標簽”,收獲了曝光度,還收獲了一些年輕人。有人來蹭“網紅城市”的流量,有人選擇這里作為逃離地。只不過,沒人能說清,“鶴漂”的到來是一陣風,還是鶴崗可以進一步挖掘的機遇。
近期,對于有人移居的新聞,當地就業(yè)局回應,外地遷居者可推薦就業(yè),針對年輕群體可提供就業(yè)間隙,靈活就業(yè)及創(chuàng)業(yè)均有相關政策支持,醫(yī)保社保還可以轉入本地。誠意給了,但吸引力有多大,“鶴漂”們自有掂量。
延伸閱讀:
90后情侶瞞著父母到鶴崗買房:就當花4萬元抽個"盲盒"
極目新聞記者 余淵 趙德龍
鶴崗火了,住在鶴崗的鄭前也火了。
到鶴崗三年,鄭前已累計賣出近300套房。10月27日,鶴崗飄雪,對從小生長在南方的鄭前來說,冬天來得早了些,但他的中介工作絲毫未受影響,每天咨詢買房的顧客仍絡繹不絕。
一位鶴崗購房者說,到鶴崗買房的人,都有故事。據鄭前統(tǒng)計,他的近300位買房顧客中,大多數是90后。受到網上“鶴崗買房故事”話題的啟發(fā),他們買房或為成家,或為暫住,亦或為了將來打算,無論如何,鶴崗為年輕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因房價便宜,這里被許多年輕人當成了心中的“詩和遠方”。
小伙鶴崗3年賣近300套房
10月27日下午5時許,鶴崗天色已暗。然而,鄭前的工作還沒結束,手機上仍有幾百條未讀信息。鶴崗上熱搜后,他成了網紅房產中介,咨詢買房的人絡繹不絕,電話實在接不過來,便設置為短信回復“咨詢房產請加微信”。
鄭前在鶴崗的工作室
一天幾百個電話接下來,鄭前的聲音已經沙啞。鄭前說,今年自己總共賣了70多套房,還沒達到業(yè)績目標。自己手上大部分買房者是90后上班族,這些年輕人手里有點閑錢,在大城市買不起,鶴崗卻可以滿足他們“想要個家”的需求。
據鄭前統(tǒng)計,2021年他賣掉了100多套房,在將近300位購房顧客中,絕大多數都不會到鶴崗居住。少數到鶴崗住的,都是線上工作者,如微商、游戲主播、自媒體行業(yè)人員等。他們買房或為成家,或為暫住,亦或為了將來打算。
在鄭前的記憶中,通過他買房的顧客,都絕非一時沖動。“唯一一個在這邊沒發(fā)展好的客戶,是個江西小伙?!编嵡罢f,那個小伙原本在上海工作,辭職后到鶴崗買了套房,本想做自媒體,結果沒做起來,就找了個咖啡廳上班,“今年走了,據說他哥給他找了份新工作”。
網上一個比較火的女博主,也是通過鄭前買房到了鶴崗。鄭前說,這是他在鶴崗發(fā)展最好的一個客戶,2021年,那名女博主第一次來鶴崗,就果斷買了房。最初到鶴崗做自媒體,后來開了火鍋店,現在算是安頓下來了。
鄭前在自己家中
“其實,鶴崗并不算我的家,我到處跑,全國有很多家?!崩疃Y是一位90后旅行博主,2020年,他在鶴崗用不到2萬元錢,買下了一套小戶型毛坯房,如今房屋正在裝修,“也許以后有空,會過來住些時日?!?/p>
對于李禮來說,鶴崗對他的吸引力,不僅僅只是低廉的房價,更有鶴崗的美食、美景,“年輕人選擇定居鶴崗可能原因有很多,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想要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崩疃Y說。
1993年出生的廣東湛江人小豪,也和來自湖南的女友一起,在鶴崗安了家。2020年前,小豪還在杭州工作,多次租房、搬家,讓他苦不堪言,認識女友后,他希望能給對方一個安定的家。2020年冬天,小豪和女友瞞著父母,在鶴崗花了4萬多元錢,買下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小豪在鶴崗家中
小豪說,來到鶴崗兩年,自己沒有后悔過,4萬元錢相當于抽了一個“盲盒”。如今,小豪從事自媒體工作,在鶴崗和女友月開支在1000元左右,“其實對年輕人來說,4萬元并不算什么,但對我卻是換了種生活,并且這種生活的‘試錯成本’并不高?!毙『勒f。
每個到鶴崗的人都有故事
“忽然想到,如果被老婆發(fā)現,我在鶴崗有個‘家’,我該怎么坦白,又怎么給兒子講述,我這個南方人,前半生跑去冰天雪地的東北,買了套房的故事呢?”這是陸明(化名)在社交平臺分享的視頻,他說,每個來鶴崗買房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陸明和鄭前一樣,也是在鶴崗買房的廣東人。陸明說,來鶴崗買房的人很多,都有各自的原因,關于很多人內心隱秘的角落,不足為外人道。
廣東仔鄭前是到鶴崗比較早的一批,也有屬于自己的故事。鄭前是廣東湛江人,來鶴崗前,在廣州工作,做過銷售、開過網店,租住在城中村。那時,每當夜幕降臨,站在街上,看著萬家燈火燦若繁星,他也曾想,哪里是屬于自己的家呢?
做銷售期間,鄭前業(yè)績好時月薪差不多六七千元,但要拿出相當一部分支付房租,想在大城市買房,幾乎是一種奢望。2019年,偶然的機會,鄭前在網上看到鶴崗房價“三百每平方米”“五萬一套房”的消息,于是謀生來鶴崗買房的念頭。
念頭就像種子,一旦起心,就會生根發(fā)芽。要換到另一個城市生活,除了房子,還要考慮生計?!斑€是開網店吧?!编嵡跋?,反正線上辦公,貨從工廠直接發(fā),到哪上班都一樣。
鄭前在為顧客介紹房源
2019年10月,鄭前帶上棉衣棉鞋,從廣州飛到哈爾濱,再轉到鶴崗。出站時空中飄著雪花,這是鄭前第一次看到雪,欣喜之余更吸引他的,是大街上張貼的售房廣告。
剛到鶴崗不多時,鄭前便花了4.8萬元,買了一套61平兩室一廳的毛坯房,加上裝修、家電共8萬元左右。就這樣,他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如今,來鶴崗3年,鄭前已買了第二套房。
鄭前性格靦腆內向,和家人日常交流不多,來到鶴崗這個陌生的城市反倒讓他感到舒適,他把這種舒適稱為“孤獨的自由”。
將為顧客寄出的新房鑰匙
有年輕人懷揣夢想進大城市闖蕩,也有年輕人想到小城市歇腳。“沒有對錯,只是個人選擇?!编嵡罢f,他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并把他的真實經歷分享在網絡,如果有人和他經歷相似,也算人生多了一個參考方向。
在鶴崗有兩套房很正常
趙霞(化名)快結婚了,婚房男方已裝修好,她家準備陪嫁一輛車,這是很多鶴崗結婚家庭的選擇。趙霞是鶴崗本地人,家里有兩套房,外地人到鶴崗買房屢屢上熱搜,這才讓她對房子有了新的看法。
在趙霞印象中,來鶴崗的外地人,并不算很多,當然也有很多本地年輕人外出工作,幾萬元一套的房子,她以前一直覺得不算稀奇事,作為鶴崗本地人,很少聽說有人租房的情況,一家有兩套房也是正常現象。
鶴崗一角(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新聞上說鶴崗房價低,可能會覺得鶴崗人過得不好,其實我們過得不錯?!壁w霞說,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好。
趙霞在本地一家中介機構上班,月工資兩千多元,沒有房貸壓力。“我們不像大城市,沒那么忙?!壁w霞說,“大城市白領,忙起來看著揪心,干啥都風風火火,打仗一樣,我們不著急,著啥急呀。”
很多南方人聽說,鶴崗夏天凌晨3點天就慢慢亮了,冬天氣溫非常低,因此擔心過去水土不服。趙霞說,夏天確實天亮得早,但工作時間和其他城市一樣,她8點半上班,早晨7點多到樓下吃早餐,開車不到20分鐘到公司,中午回家吃飯,再睡個午覺,下午5點多下班,工作對她來說,幾乎沒有壓力。
工作之余,趙霞也會做兼職,做代購,并且她手頭也有房源。“我跟你說,十個鶴崗人,九個都可以給你介紹房源。”趙霞說,反正沒壓力,兼職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拉倒,北方冬天冷夏天熱,頂樓容易漏水,所以頂樓更便宜,賣得快。
鶴崗一角(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趙霞說,鶴崗人熱情好客,并不排外,大城市的年輕人來鶴崗咱歡迎,不過還是要想清楚,城市沒有好壞之分,關鍵要適合自己。年輕人擔心到了鶴崗無法生存,倒也大可不必,“就像游泳,換個水池還是一樣,在大城市都能過,在鶴崗也一樣?!壁w霞說。
低房價背后的城市綠色轉型
鶴崗,別稱煤城,因煤而生,因煤而興。隨著城市發(fā)展轉型,煤礦也不斷整合,人口數量也在悄然生變。根據《黑龍江省統(tǒng)計年鑒》,2020年鶴崗市人口與2010年的1058665人相比,減少167394人,下降15.81%,年均增長率為-1.71%。
鄭師傅(化姓)在鶴崗開了幾十年出租車,聽著如今人們談論著鶴崗的新聞,感觸良多。鄭師傅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鶴崗最輝煌的時期,那時煤炭很景氣,到鶴崗務工的人很多,如今有很多鶴崗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鶴崗市城市環(huán)境 (圖片來源:經濟參考報)
鄭師傅說,鶴崗過去在全國有輝煌的歷史,但并不意味著,這些年沒有發(fā)展,而是很多城市發(fā)展得更快,趕超了鶴崗。
說起鶴崗的發(fā)展,鄭師傅仍是滿口點贊,曾經的鶴崗,拉煤的大卡車整日轟鳴,四處煤灰散落……如今街路更寬了,也更干凈了,空氣也更新鮮了。
“鶴崗讓人不相信‘房貴’”“哪個地方房價便宜了,就可能被叫鶴崗分崗了”……這是不少人對鶴崗的印象,也因為鶴崗房價便宜,沒有來過這里的人甚至擔心,這是否意味著落后。
鄭師傅說,鶴崗和其他城市沒什么不同,一樣馬路寬敞交通便利,有大商場、電影院,年輕人喜歡的KTV和酒吧也有,還有俄羅斯風格的酒吧,鶴崗雖不像一線城市那么發(fā)達,卻也遠不能用落后來形容。
鶴崗市蘿北縣嘟嚕河濕地 (圖片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經濟日報報道,鶴崗市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煤城”,城市生態(tài)一度受到破壞。2017年,鶴崗提出生態(tài)立市、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推動煤城綠色轉型發(fā)展。
據當地房產中介工作人員透露,鶴崗總價幾萬元的房源,大多數是當地的棚改房。煤礦少了,隨著城市棚戶區(qū)改造,新建的樓房卻多了,有了低價房,鶴崗人沒有買房壓力,不少外地人年輕人過來,不少人在當地買了房,成了新“鶴崗人”,出現了“鶴崗買房故事”。
分析人士指出,鶴崗特價房刷屏,折射出的是鶴崗綠色轉型發(fā)展之路。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