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01 18:20:53作者:未知
資料圖
當我們聽到瀕危物種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聯(lián)想到這種動物非常脆弱,這些脆弱的物種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生存的空間非常狹隘。
如果一個物種的生存區(qū)域非常廣泛,到處都有它們身影的話,那么它們的抗滅絕能力會很強,除非有某種非常強大的力量突然干預(yù)其中。
事實上,進入農(nóng)業(yè)時代后的人類經(jīng)常就扮演著這股強大的力量,許多抗滅絕能力很強的物種也會因為人類活動而走向滅絕。
資料圖
澳大利亞有許多漂亮的巨型甲蟲,它們五顏六色的非常受歡迎,但在甲蟲標本興起之后,許多漂亮甲蟲因為人為捕捉而被推向滅絕的邊緣。
然而,有一種巨型甲蟲也經(jīng)常被當作標本,也很受歡迎,只不過在人們到處捕捉它們之前,它們自己就把自己推向了滅絕,那就是澳大利亞寶石甲蟲(Julodimorpha bakewelli)。
這種甲蟲的瀕危有一點點尷尬,它們的雄性被啤酒瓶吸引,即便雌性就在它們周圍游蕩,它們也不為所動,一心只在啤酒瓶上。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澳大利亞寶石甲蟲雄性的行為會如此奇怪呢?
資料圖
澳大利亞寶石甲蟲并不脆弱
這種甲蟲棲息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分布比較廣泛,同時由于所在的環(huán)境比較惡劣,人跡罕至,所以它們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也并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幼蟲是在桉樹的根部和樹干中活動的,在澳大利亞自然界,能夠和桉樹綁定在一起的生物一般過得都不會太差。
因為澳大利亞絕大部分樹木都是桉樹——大約占了澳大利亞所有樹木的77%,動物綁定了桉樹有點像傍上了一個大款,生活自然也就比較滋潤。
考拉
但是,澳大利亞的許多桉樹對植物和動物都是有毒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傍上,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考拉——它們能夠吃桉樹葉,想想考拉這樣的動物都能存活下來,就知道能夠吃桉樹葉對于澳大利亞動物來說是一種多大的優(yōu)勢。
另外,這種甲蟲成年之后可以長到4cm,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大的甲蟲了,所以自然天敵估計也不會太多。
總體來說,如果是在不受干預(yù)的自然棲息地內(nèi)的話,澳大利亞寶石甲蟲不應(yīng)該面臨瀕危風險才是。
然而,啤酒瓶的出現(xiàn)改變了原有的平衡。
資料圖
雄性迷戀啤酒瓶
每年的8月和9月是澳大利亞寶石甲蟲的繁殖季節(jié),澳大利亞的這兩個月正好是冬去春來的月份,所以許多昆蟲都選擇在這個時期完成終身大事。
雄性寶石甲蟲的體型較小,它們可以飛離地面大約1-2米的樣子,而雌性的體型較大,它們沒有飛行能力,一直在地面爬行。
在繁殖季節(jié),飛行中的雄性會尋找地面的雌性,發(fā)現(xiàn)目標后,它們就會俯沖著陸并試著引起雌性的注意,以達到最終目的。
然而,在1981年9月的時候,兩名昆蟲學(xué)家——Darryl Gwynne和David Rentz(兩人是夫妻)在西澳大利亞的東加拉考察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
資料圖
這對夫婦觀察到,許多雄性寶石甲蟲在飛行后并沒有沖著雌性著陸,而是向著啤酒瓶,它們爬上啤酒瓶就像爬上雌性甲蟲的背上一樣。
公路兩邊有各種各樣的垃圾,都是旅行者留下的,但是雄性甲蟲似乎只被一種金 棕色的啤酒瓶吸引。
為了證明這一點,夫妻倆隨手撿了兩個棕色的酒瓶放在空曠的地方,因為這樣更容易被空中的雄性甲蟲發(fā)現(xiàn)。
資料圖
不出所料,30分鐘后兩個酒瓶總共吸引到了6只雄性甲蟲,其中一個酒瓶上甚至爬了5只。
而且酒瓶似乎對雄性存在某種魔力,只要它們爬上酒瓶就不會離開,即便是雌性甲蟲從邊上爬過也無動于衷。
另外,夫妻倆甚至發(fā)現(xiàn)一只雄性甲蟲被螞蟻撕咬,它也沒有要離開的樣子。
資料圖
至于為什么雄性被酒瓶吸引?
當夫妻倆仔細觀察一只澳大利亞雌性寶石甲蟲時,答案就變得顯而易見了。
雌性寶石甲蟲也是金棕色的,和酒瓶的顏色差不多,而且它們身上也存在和酒瓶上相似的凸起——酒瓶上的那些凸起是廠商為了防止酒瓶脫落而專門設(shè)計的。
雌性甲蟲的背紋
顯然,雄性甲蟲把酒瓶當作雌性了,它們犯錯了。
酒瓶的紋路
但奇怪的是,澳大利亞寶石甲蟲屬于Buprestidae族(這個族的甲蟲有著各種各樣的閃亮的顏色),它們大多時候是根據(jù)化學(xué)信息來尋找配偶的,酒瓶好像沒有這樣的信息。
不過之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澳大利亞寶石甲蟲可以看到紫外線,它們可能更多的是用紫外線視覺來判斷配偶,而在這種視覺下,酒瓶幾乎和雌性的顏色是一樣的。
資料圖
但是無論如何,它們沒有對化學(xué)信息做出判斷還是比較奇怪的,或許雄性真的覺得酒瓶是非常優(yōu)質(zhì)的配偶吧,所以忽視了酒瓶根本沒有化學(xué)信號。
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幾乎所有雄性昆蟲都會尋找更大的雌性作為配偶,因為在自然界體型大則意味著它擁有更多的卵細胞可以轉(zhuǎn)化為后代,以及擁有更強大的生存能力來確保生出后代。
顯然,啤酒瓶比真正的雌性甲蟲要大很多,雄性甲蟲有理由相信這就是它們的理想配偶。
資料圖
進化陷阱:無法抗拒的誘惑
其實,在自然界這種“認錯”現(xiàn)象非常普遍,比如我們熟悉的“飛蛾撲火”,飛蛾的趨光本能讓它們直接撲向了火焰。
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本質(zhì)上是動物通過長期的進化訓(xùn)練出來的一種本能。既然能夠成為本能,它在自然條件下必然是對生物生存有很大幫助的。
許多昆蟲有趨光性,關(guān)于這種現(xiàn)象目前依然沒有統(tǒng)一的解釋,有些昆蟲喜歡把一些自然光源當作一種信號,有些昆蟲則利用自然光源導(dǎo)航,總之在自然情況下,光源對它們的生存是有幫助的,所以趨光變成一種本能。
資料圖
當自然光源變成人造光源的時候,昆蟲也就自然地被本能誤導(dǎo),最終導(dǎo)致飛蛾撲火這樣的極端現(xiàn)象。
澳大利亞寶石甲蟲在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中,已經(jīng)訓(xùn)練出一套非常強大且高效地尋找配偶方式,可能就是通過紫外線反射尋找體型更大的配偶。
但是,當它們碰到了一些隨地丟酒瓶的澳大利亞旅行者時,這個數(shù)百萬年培養(yǎng)起來的、代表成功的本能崩潰了,它們甚至可能因此滅絕。
不結(jié)網(wǎng)的蜘蛛
最后
其實,由于人造產(chǎn)品的存在而影響動物自然生存、繁殖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海龜,它們在產(chǎn)卵之后會在月光的指引下回到大海,但是燈塔的存在讓許多海龜無法找到回海之路。
如果人類所做的這些都是無心所為的話,那么有趣的地方就是,自然界的生物其實都在有意利用其它生物的這些本能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
比如澳大利亞蟹蛛(Thomisus spectabilis),它們從來不結(jié)網(wǎng),也不偽裝自己以伏擊獵物,它們采用完全相反的生存策略——通過反射紫外線來吸引獵物昆蟲靠近自己。
許多昆蟲會被紫外線吸引,這種蜘蛛就是利用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