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想志愿報效祖國的要抓緊啊,不然國家就跑到前面去了

        更新時間:2022-07-05 08:08:16作者:佚名

        想志愿報效祖國的要抓緊啊,不然國家就跑到前面去了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小荷】

        十五年過去了。梔子飄香,又到了高考季。

        6月5日晚,回去上網(wǎng)找了神舟十四號發(fā)射時的錄播: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577秒后,船箭分離,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帆板順利展開發(fā)電,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最后,當然是發(fā)射場區(qū)指揮部的指揮長出來儀式性宣布成功,大家熱烈鼓掌了。我一開始并沒認出這位宣布發(fā)射成功的大首長,因為他沒穿軍裝而是穿著航天系統(tǒng)的制服,容貌也蒼老了,只覺得他的口音像川普。直到打出字幕顯示他的“基地主任”職務和姓名時,我才突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好熟悉的名字!

        是他啊。


        圖片來自中國軍網(wǎng)多年前的先進事跡報道

        首長是高中母校兩位航天系統(tǒng)優(yōu)秀校友中較年輕的一位;另一位老校友沈榮駿中將輩分很高了,是我國航天測控網(wǎng)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沒有一個母校學子不對他倆耳熟能詳。

        母校上上次校慶時,我還是個外校初中生,用姐姐的白底紅杠老校服混進了校門;而即將成為我校友的首長剛換上當時只裝備到干部的新軍裝。校慶那天,他就是那一身松枝綠,在母??渴程玫哪亲A梯教室里和我們一大群追星的學弟學妹分享了他的故事,那時的我站在臺下第四排邊上。

        那是金秋開學的季節(jié)。無論聲音、容貌還是肩上的大校軍銜,臺上的校友都是一位英武的中年人,滿頭黑發(fā),除了瘦一點,和校門口巨幅校慶海報里的照片一模一樣。

        后來我參加中考正式考上了母校,穿上了藍底黑杠的新校服,讀完高中參加高考,讀完大學考了研,披上了婚紗,領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上次回母校拜訪恩師時,老教室桌椅黑板都變了樣,學弟學妹換成了一種白底紫袖子的奇怪校服,我才意識到已經(jīng)十幾年過去了。

        又到了六月高考的季節(jié)。新聞聯(lián)播上見到已晉升將軍的首長,還是那一口極親切的川普,只是他的頭發(fā)已然全白了。


        有朋友問我親戚小孩填志愿的事情。不知該怎么組織語言,刷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女生學航空航天合適嗎?”,有疑似業(yè)內人士在下面寫了個鏈接回答。點開一看,道是:

        “勸人學航天,碎尸萬萬千;勸人學航空,天打五雷轟。勸人學船舶,人亡又家破;勸人學兵器,死無葬身地。戶口雖不易,何必XX地;要喝西北風,就去XX松……身死萬事空,無悔入軍工!”

        笑了笑,突然有種沖動,想索性寫幾句關于“志愿”這件事兒的話,順便整理自己那經(jīng)歷時間太長、已有些不純的初心。

        我姐妹兩人都曾是很少見的女軍迷。姐姐把我送上了軍工這條路,但現(xiàn)在的我已很難算是一般意義上的軍迷了。這篇文章也權當紀念兩個女孩留在軍迷時代的青春吧。

        都說你是一首歌,誰又想過天空的冷漠。青春還能喚醒,你卻孤獨地守著空闊。升起落下終不悔,化作大地無盡燈火。太陽啊太陽,請你告訴我:你這么執(zhí)著,究竟是為什么? ——題記

        三十年前,軍隊里最容易傳唱開的歌曲是:“你下你的海呦,我趟我的河;你坐你的車,我爬我的坡。你喝你的酒呦,我嚼我的饃;你有兒女情,我有相思歌……”

        軍隊是很寂寞的,更不要說軍工了。幼發(fā)拉底河畔滿地69坦克殘骸帶來的降維沖擊歷歷在目,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引發(fā)的人心浮動尚未平息,保密像是“保落后的密”,越了解國際技術大勢的人面對現(xiàn)實越容易絕望。軍工行業(yè)被傳頌的價值,經(jīng)常不過是市場經(jīng)濟大流面前的堅守而已。

        這段時間我沒有經(jīng)歷過,但它的余波延續(xù)了數(shù)十年,一直影響到我頭上。

        我后來上大學時,發(fā)現(xiàn)好幾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學校自編老教材封面上的部分編者,后來的個人介紹和發(fā)文單位都不在我們學校了,去了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單位或外國。

        再后來,收到一本書,叫《先鋒》,是國防工業(yè)老一輩英模人物的事跡匯編,大多數(shù)事跡來自1980年代到本世紀初。

        從一個女人的視角來看,那簡直是一本賣慘全集,駭人聽聞,有母親忙項目、把親娃帶死了的,有夫妻一起忙項目、小孩長期沒人教、智力低下的,什么父死不及奔喪、夫妻兩地分居、積勞成疾得職業(yè)病都基本不算事。甚至當時航天使用的火箭燃料測定純度長期超過100%;這個問題被解決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都是地方高校早已淘汰的。

        那里面還沒收錄后世坊間流傳的賣面條、賣鴨子之類傳奇。如果這些也收,不知該多厚啊。


        有多少燕離巢,北去而不還;有多少前路蜿蜒,也許不用走完。

        二十年前,南海那場一代人刻骨銘心的撞機事件發(fā)生時,不僅幾輛9910工程、兩艘現(xiàn)代級和24架《壯志凌云》電視劇中未指名的戰(zhàn)斗機是全國軍迷的寶貝,連已沉沒的其他現(xiàn)代級上的零件都能被外軍撈起來當成商品賣給解放軍,那24架戰(zhàn)機配套引進的導彈,使用的制導技術部隊都沒見過,接一個XXXX項目會被勸小心搞不定砸了頂級專家牌子。

        我這個小軍迷的童年就從那時開始了。

        那段互聯(lián)網(wǎng)放任自流的時期也是軍迷論壇的黃金時代。

        我之所以敢這樣大言不慚評價那個我自己還沒懂事的年代是有原因的。我和姐姐的高中母校有一個校友比姐姐高五屆,叫蔣磊,他考上了清華材料學院,大四保了直博;但他之所以有名不是靠這些,主要因為他在大二時曾順手捏了個網(wǎng)站,起名鐵血網(wǎng)。

        現(xiàn)在看來,鐵血聚集了中國最憋屈的整整一代軍迷。他們的中二年紀正是八億襯衫一架飛機、憤青估計“2030年即可超越日本”、東海南海油氣資源被外國隨意開采、許多自以為看到最遠的人對民族前程觀感最錯亂迷茫,紛紛移居海外的時候。

        這批人作為群體在網(wǎng)上發(fā)言時的心態(tài)和作為受眾的內容偏好都相當偏激,“98坦克的激光必殺技”、殲八群毆F-22、“可360度旋轉的導彈掛架”5、堪當航母殺手大任的現(xiàn)代級、“美國已經(jīng)試飛的空天母艦”或“殲14泄密曝光”之類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和對未來“中日必有一戰(zhàn)”的悲壯與民族自豪感雜糅在一起。這些交織的躁動和熱情共同塑造了那個軍迷時代的繁榮。

        高考成績只有擴招后專科水平的姐姐碰巧成了鐵血和這個時代的早期“受害者”之一。

        她先迷上了鐵血論壇,后來就逛afwing,再后來逛超大,尋找在小城里根本遇不到的志同道合的憤青朋友,然后和他們抓著一些技術細節(jié)互噴。但她一直很小心,從未暴露自己的真實性別,因此在論壇里只是結識了一堆鍵盤兄弟,最后找到愛情也是在軍迷圈外。

        姐姐對軍事的了解是我望塵莫及的,而且肯定超過了一部分男生。她對每一個軍兵種都有所了解,能在網(wǎng)上和一些可能有真實軍隊背景的人稱兄道弟。

        我還沒上初中時,姐姐就是我們高中母校定向越野隊的隊員,會看等高線圖、會帶著無線電在河邊到處鉆樹叢找信號;我高中時,她能隨口說出許多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技術兵器的尺寸參數(shù),能通過垂尾頂端的切角、尾椎的粗細、進氣道水平天線的存廢、機頭整流罩的開縫線、“光電探頭在風擋正前、側前還是不存在”之類細節(jié)識別出一架藍鯊系列戰(zhàn)機的準確型號。

        她沒有學過畫,但能隨手畫出一排飛機,靠細節(jié)表現(xiàn)出它們分別是殲7-A、B、C、D、E。

        我是被姐姐硬拽進這個奇怪的愛好里的。

        在我小的時候,姐姐已經(jīng)很喜歡去報刊亭翻軍事雜志,看到了順眼的就買。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抱著個更小的女孩定期買兵器知識可不常見;后來老板竟然附帶記住了我,每次我獨自去報刊亭,就熟練地給我推薦航空知識艦船知識兵工科技什么的,然后刮走了我剩下的那點可憐的早飯錢。

        畢竟年齡差了七八歲,所以即使我們姐妹倆都掉進了這個坑,我們最初愛好軍事時的心態(tài)并不相同。

        我只是深深地迷戀上了即將過氣的87式軍服,成了制服控,一心天真爛漫地想著等長大了要嫁給解放軍,他外出駐訓,我就為他守節(jié)情不移;他要是去滾雷或搶救群眾負了傷,變成了殘廢,我就一輩子照顧他,給他喂飯、幫他擦洗什么的。姐姐卻從沒想過要嫁軍人。她想自己當女兵,而且不是義務兵,要能當一輩子的那種。

        姐姐初中時成績其實很好,是打算高考去考軍校的。但上了高中后,姐姐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再跟上迅速變難的課程,慌張的努力補習不但沒得到回報,而且竟把自己搞近視了。

        更讓她傷心的是她應屆畢業(yè)那一年空軍竟然招女飛!眼睜睜錯過這種建國以來一共只有八次的機會,給她的打擊更大。最后,她第一年高考連??贫紱]考上,喪失了再報考軍校的資格。

        對了補充兩句后話:2005年招收的35名空軍第八批女飛行學員是姐姐的同齡人。由于她們從一開始就被宣布是女戰(zhàn)斗機飛行員甚至女航天員后備力量,線上線下一直充斥著大量關于她們的宣傳報道,長期關注她們的姐姐甚至能說出其中好幾個姑娘的名字。后來余旭上尉出事,姐姐傷心了好久——她從招飛那年開始,就靠公開報道認識余旭烈士那張很漂亮的臉了。

        姐姐的女神犧牲前不久,2016年那次珠海航展上,姐姐才剛親眼見到自己暗暗花癡了十幾年的偶像,還和她用家鄉(xiāng)話打了個招呼。

        2006年,姐姐第二次高考,只希望考上西北工業(yè)大學的專科——但她填的不是空乘,嫌棄那是民航的。最后確實上了??凭€,但沒能達到所填志愿的錄取線,被后面瞎填的紡織專業(yè)志愿錄走,遠走他鄉(xiāng)上學去了。

        那時我還沒上高中。秋天她不在時,我從她的抽屜底下翻出一幅畫,畫上是一排殲七,旁邊用她秀氣的字題了首詩,既然當不了一輩子兵,那么一定要做一輩子國防科工人。

        啊……對我這種體弱又膽小、除了成績還勉強能看其余一無是處的女孩來說,好像是個不錯的主意呢!

        我把那張畫偷走了。

        然后就有了那場高中校慶。我穿著姐姐的校服混進未來的母校,遇見了神十四成功那天在新聞聯(lián)播上看到的校友。


        巍巍吾校,在水云鄉(xiāng);碩士學子,會聚一堂。教學不倦相扶將,親愛精誠道日彰。蓮池乃忠義之邦,敢奮興起圖自強。

        校園八月飄著丹桂的香,高三學生的課表滿滿當當。周六沒有晚自習,周天下午有三節(jié)課的假,可以走出教室,去轉轉,打打乒乓球,在底樓的小超市買一根烤腸或墨西哥雞肉卷,轉轉那個曲徑通幽的園子。桂花謝了后,一冬無花。二診時節(jié)配電圍欄里那兩株玉蘭就開了,三診后,潔白的玉蘭花瓣紛紛飄落,像少女的芳華,在欄桿里密密層層撒滿一地。

        街上能聞到梔子花香的時候,差不多就該設考場了。

        離偷姐姐詩簽已是好幾年過去了。我的二診三診成績還不錯,肯定上得了一本。姐姐把我?guī)系倪@條路,她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現(xiàn)在要收拾自己的人生,回歸正軌去做一個普通女人,準備自考,準備嫁人,準備在市區(qū)買房子。她當年的夢想就讓我?guī)退崿F(xiàn)吧。

        看見云的影子,聽到風的呼吸。張開雙臂抱緊你,你從不曾離去。觸摸萬米的距離,感受飛揚的美麗。伸出雙手抓住你,我再不想放棄……

        你說愛我就跟我走,風雨也跟我走,海角也跟我走,決定就不回頭。你說愛我就跟我走,勇敢牽我的手,讓愛帶我們到盡頭。


        我最終考上了姐姐想去的大學。但副作用是,我小小年紀,一顆軍迷心已經(jīng)被老姐帶得暮氣沉沉;雖然那時718工程已經(jīng)首飛了,我的志氣還停在“殲8群毆F-22”夢想的年代。

        我想著:新殲總不可能裝備到和F-22、JSF一樣多吧。藍鯊戰(zhàn)機群毆F-22總是難免的,只要有能燒穿隱身或被動偵測的雷達、能做在導彈頭上就好了。這兩樣是對國家最有用的東西。

        剛好學校招生有個專業(yè)叫“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學校派來的招生老師(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后勤集團的)對我一通忽悠,說這個專業(yè)出去工作就是穿針引線編東西(他沒說要編的東西叫“程”),得頂細心頂耐煩才行,最適合女孩子。

        行吧,志愿就填它了。


        我幼稚地在筆記本硬紙殼上畫了個學校校友、“導彈考官”李鴻大校——這也是招生老師講給我聽的——的形象,給她畫上了上綠下藍的舊軍裝。那是我們軍訓服的同款。

        那幾年,學校的軍訓服模仿老87式樣非常嚴謹,帽徽、領花、月白襯衫、“藍牌兵”學員肩章,甚至女兵的紅領帶一樣不少。我去找男生連借了真槍端在胸前,求他們拍了照片發(fā)給姐姐看,她連發(fā)幾個震驚表情的樣子讓我非常滿意。

        雖然沒能當上女兵,但這輩子也算是合法穿過十幾天軍裝了。老式的就老式的吧。


        你走這條路,千山草色青。我走這條路,萬家燈火明。家國一身事,喜憂兩相同。人前的汗,人后的淚,都裝在行囊中。

        大學期間,我吃了沒人介紹專業(yè)背景和應用方向的很大的虧。憑著情懷闖進來,天真爛漫的我竟然從未認真想過,本科階段不僅沒什么“航空航天知識”,而且要一下子面對如此之多和國防軍事毫不沾邊的、涉及各種數(shù)學物理定律的、最要命的是我學不會的東西——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泰勒展開、向量空間的基與維數(shù)、矩陣的秩、三對角方程;基爾霍夫定律;結點電壓法、網(wǎng)孔電流法、支路和回路電流法;拉普拉斯變換、復頻域、LC選頻網(wǎng)絡、反饋型自激振蕩器、鎖相環(huán);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零狀態(tài)響應的卷積積分求解方法……

        這跟“藍鯊戰(zhàn)機的垂尾和尾椎長什么樣子”、“根據(jù)照片論證國產(chǎn)航母到底是蒸彈還是電彈”什么的,完全是兩個專業(yè)嘛!

        大一第一學期,我高等數(shù)學只得58分;由于全班成績都很低,僥幸被調分到了63分及格。

        那年出成績后,西安下了很大的雪,那是我這南方人第一次見到能鋪滿大地的雪。我獨自一人回老校區(qū),隨便跳上一輛公交進城又隨便找一站跳下了車,在銀裝素裹的革命公園,手心捏著團狀的成績單,手指攪著頭發(fā),繞著兩個大墳包轉來轉去,把積雪踩得嘎吱響。知道自己的耳朵臉頰滾燙,不知道究竟是凍的還是羞的。

        我算是看透了。軍迷的談資是不能抵扣學分的,沒有過硬的基本功,扯什么興趣,什么理想,不過是又茶又渣的浪蕩輕佻而已。

        第二學期開學前,在學姐的指點下,我提前從她們年前預留的一樓窗子跳進不排課專供自習的教學西樓B座,在313占住了一個永久座位。

        我們的故鄉(xiāng)是中國綢都,有許多絲廠綢廠。在綢廠上班的姐姐一定還以為遠方的我仍是以前那個能考上大學的我,覺得我正在一點點實現(xiàn)她兒時的理想呢。

        我不能拿著張肄業(yè)證書回去見她呀。

        這一學期,我的軌跡基本在“教東-教B-云餐-云A”四點一線,像豬一樣每天的全部生活就是吃飯、睡覺、上課、自習,頭發(fā)經(jīng)常忘記收拾,體重增加了五斤,借圖書館的幾本吉米多維奇嚴重超期被罰了一大筆錢。七月期末考試下來,高等數(shù)學(下)成績堪堪升到81分,總分排進了年級前列。

        航天學院有一件很有特色的獎品,一枚長長的長征火箭模型,上面寫著“神舟-神箭”,頂上有一個逃逸塔。最初見到它時,一時竟想不起這到底是長2幾,再一想,好像已有很長時間沒翻過書店的軍事雜志了。

        這半年,由于沒時間,慢慢地不再有心情看鐵血、飛揚,刷超大的頻率也越來越低。

        行吧。所以,學工科用不著什么技巧,別關心軍事就行啦。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我一直很懷念在教B 313的那段時間。二年級還是愛舍近求遠,跳過啟真湖去西樓那邊占座;只是后來座位老被掀,一天不在,書就被考研黨和教改的大一“小孩”給掀掉了。


        友誼西路的最西頭是一個轉盤,北邊通向美輪美奐的大唐西市,南邊通向古城西安繁華的高新區(qū),東北面隔著墻能看到材料學院的公字樓。

        視線離開我所眺望的窗戶,離開房間,下二層樓,走出那棟精致綠植環(huán)抱的小樓,向前幾步走到左側航海學院大樓開正門的地方,右轉,出大門,往右走幾步就有一座天橋。站在這座天橋上,向北是西工大,向南也是西工大。

        我在這里填志愿書,被表決吸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本來應該七一那天有個在黨旗下舉手宣誓的儀式,我們那年因為一些原因沒辦,后來直到畢業(yè)一直沒有補,也沒有得到幻想中的黨證徽章什么的。只是自己檔案袋里多了幾頁紙本而已。

        女孩子很在乎儀式感的。竟然沒有得到,有點失望,但后來也釋然了,當年地下黨干革命不都這樣嗎,哪能像電影里的潘冬子那樣,坐著竹排順流而下闖白區(qū),竹排上還捏一個鋁質紅五星在手里這么浪漫的。心里有個自我定位就夠了。

        儀式終歸是皮相。沒辦算了吧,黨需要我時,我搶先沖上去,就能證明自己是黨員啦。

        我在這里學到了自己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前面提到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泰勒展開,向量空間的基與維數(shù)……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東西,像485/232、1602液晶屏、流水燈、匯編什么的——我一直覺得匯編的指令格式挺萌的,大多數(shù)三字一句,抑揚頓挫,充滿了節(jié)奏感;一段代碼讀下來好像一篇優(yōu)美的駢文。

        除了保密標語外,軍迷們的各種鄙視鏈——番號識別、型號辨認、國發(fā)毛發(fā)、廠所之爭甚至型號讀法等(俄語字母>英語字母>漢語拼音……),其實沒什么好鄙視的。很多一院的教授不當面都分不清殲7和殲8白,有些二院衛(wèi)星口的老師連民兵白楊各是哪國造的都不知道,甚至六院搞火控的老師可能不知道自己一直當案例講的“某型號”到底是哪個型號。

        作為軍迷,他們比很多初中生都不如,但他們知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時間證明了他們有甘愿獻身這一行的真正情懷。他們當年讀書時,他們那些人脈廣、眼界寬、消息靈通,因此能對各種型號射程射高如數(shù)家珍的軍迷同學,后來都跑去炒房地產(chǎn)了。

        這是我的直系導師面試我時對我講的話。恩師平時非常忙,但他性格溫和,為人謙遜、待人寬和,指出問題總是一針見血,而且他自己從來不卡學生。即使離開了學校,我們也仍一直受惠于他。不過本文并非考研招生軟文,這些就不多談了。


        我讀書這幾年,J9坦克出現(xiàn)了第二個大改版本;藍鯊戰(zhàn)機實現(xiàn)了完全國產(chǎn)化和上艦;首艘國產(chǎn)航母從開始動工到形成了戰(zhàn)斗力;2001從2002狀態(tài)進化到現(xiàn)在批生產(chǎn)裝備部隊,還參加了閱兵和建黨百年大慶;原來被驕傲地諱稱為“新殲”、“國家重點型號”的十號工程,那個曾寄托了無數(shù)軍迷文學才思、美術幻想甚至民族自豪感的帶著六根柱子的矩形進氣道,那個當年原型機被送到學校時還含羞帶怯、層層遮擋,讓那一方鐵絲網(wǎng)區(qū)成為一處觀光打卡地的帶矩形進氣道的A型,不僅已經(jīng)停產(chǎn),聽說竟然已經(jīng)開始退役了。

        唐龍參謀當年給女兵們準備的制式內衣用不著了(部隊發(fā)補助自購);楚寧參謀長當年的“沖擊線前移”戰(zhàn)術應該也用不著了,窮則戰(zhàn)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2012年是最后一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反日運動,自那時起至今,已經(jīng)沒人再唱“當那海面泛起了波濤、還有座思念的島礁”這樣的歌了。那首歌的氣氛太過慷慨悲涼,如今對那個東洋小國碾壓級的??諏嵙υ谑?,悲涼給他們實在有點搞笑。

        時間過得好快,國家也進步得好快啊。

        那一年,油燈徹夜明;團結協(xié)作攻難關,東方紅衛(wèi)星上了天; 那一年,太空架金橋。天地之間一線牽,返回式衛(wèi)星回人間。返回式衛(wèi)星回人間! 那一年,運籌千萬里;征程萬里銀河畔,通信衛(wèi)星定了點; 那一年,實現(xiàn)飛天夢。測控回收謀勝算,神州歡騰迎飛船。神州歡騰,迎飛船! ??!看今朝,將軍添白發(fā),星海泛波瀾。豐功耀九州,薪火代代傳。遙測蒼穹有新人,開拓宇宙著新篇…… ——題記

        媽媽你不要牽掛,女兒我已經(jīng)長大。理線穿針是保衛(wèi)國家,離軸喘振都不怕。

        生活就像一枚出掛架的導彈。外人看著是在飛,卻自知沒有足夠大的翼面,只有彈體升力,需要不斷付出,才能維持飛翔;一生飛翔的目的不是好玩,一邊飛,一邊還要時刻操控活動面,讓自己重新對準最初追逐的目標。

        偶爾微信上和同學半夜謹慎小心地閑聊,除了找文章、找公開數(shù)據(jù),基本都是關于結婚買房、抱怨“保證三年不降工資”、各種辦公室政治和柴米油鹽的瑣事。每天哀嘆搞這一行都是三個設計室一筆薪,簡稱三室一薪,下決心手上的活兒搞完就功成永逸。偶爾閑聊聊到是黨員,被問起“你為什么入黨”、“你為什么入這一行來”,叫苦連天:哎呀我也不知道啊,這有什么好說的,莫名其妙填了個志愿就入了唄。

        到七一時,刷朋友圈,一個都沒有跑,而且又開始曬黨徽了。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去年底,無意中看到了鐵血社區(qū)即將關停的消息。

        姐姐以前冒充男生上論壇時曾花費了許多時間看鐵血,有非同一般的感情。我看鐵血時,這個論壇的風格,女孩子已經(jīng)很難看下去了,我沒法與她完全感同身受,但還是有些感慨。


        習慣了刷卡的門,習慣了工位的黃牌機,那些在學校樓里到處貼滿的、保密處編的尬得不行的押韻標語和卡通屏??吹脿€熟于胸,有了看別人物理隔絕狀態(tài)下裝Linux組局域網(wǎng)把自己硬生生看暈的經(jīng)歷;再看這些軍迷論壇,不再那么順眼了??吹椒枪俜角腊l(fā)布的國家成就,沒啥快感,只憂心忡忡覺得到處是泄密源頭。

        有時很羨慕我姐姐,她的心留在了那個擁有無限可能、像朦朧詩般美好的軍迷時代。而偽軍迷如我,心態(tài)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改變了。

        在那個屬于老軍迷的夢幻年代里,我樹立了報國的夢想,真的填寫了國防科工的志愿,去接過自己姐姐未實現(xiàn)的夙愿,親自去參與圓自己的心中夢。對姐姐的責任感,讓我在這一方世界磕磕絆絆地堅持下來。

        到如今,我才勉強可算成為一名科研廠妹,未曾為國建立寸功,祖國的國防軍隊建設尤其武器裝備研制的水平已經(jīng)大幅改善了。

        曾有幸在空工某實驗室親耳聆聽一等功臣黃長強教授講述“非典”時期他親自攻關打破某國技術封鎖、為當時剛引進的藍鯊雙發(fā)重型殲擊機配套導彈獨立研發(fā)國產(chǎn)訓練彈的艱辛歷程。那才不過20年前,我們國家不要說重型殲擊機本身,連配套引進的那些導彈的制導技術都不能吃透,光訓練彈就被外方要價數(shù)十億元。

        后來,我們不但有了自己原創(chuàng)的訓練彈、節(jié)約了這幾十個億,也有了自己的先進導彈和重殲,竟還原創(chuàng)出了更加先進的隱身殲擊機,把幾十年來的老師遠遠甩到了后面。


        劍舞動,問蒼天,青松醉臥云翩躚,笑看世事的變遷。

        當年我做軍迷時貼在閨房里的最狂野的美術幻想,如今早已過時;寫這篇文章時,我費了好大勁兒才從網(wǎng)上把這張圖重新找出來。雖然我最后去的不是火控,但現(xiàn)在多少也能用火控的視角去看它——看完了得出結論,這么好的畫技,這裝備都什么破玩意兒啊。


        君可見,雨中歸燕;淚隨著,慢慢回旋。等不到前塵煙消或云散,它留下羽毛來紀念。

        003航母下水時,我又找出王偉烈士的遺畫《夙愿》看了看。如今我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只會看著共青團微博哭、看著漂亮軍裝犯花癡的中二女孩子了,只會冷靜地想,王偉烈士對船舶工業(yè)還真是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理想中的航母,不能滿足于(當時還在夢里的)“瓦良格”號那種滑躍起飛,必須搞彈射,甚至必須要能從斜角甲板彈起來。

        多虧了人民共和國、黨中央、國家發(fā)改委、裝備發(fā)展部、七大工信部屬高校、十大軍工集團、無數(shù)家配套廠家,有了003,這畫里的場景才算真正夢圓了。

        十五年過去,718工程早已開花結果,新殲開始戰(zhàn)備值班,王偉烈士遺作中的彈射航母已成現(xiàn)實。大運飛空,大驅巡洋,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像搭積木一樣被一點點搭出來;姐姐當年關注的空軍第八批女飛行學員——那些她的同齡人里,也真的走出女戰(zhàn)斗機飛行員甚至女航天員了(作者注:實際上王亞平和劉洋是從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中選拔的)。三航事業(yè)突飛猛進,從軍迷的視角一切都顯得那么順理成章。

        十五年間,我從一枚愛畫畫、幻想科研就是用公式咒語施法吟唱變出各種亮晶晶東西的初中女文青,變成了一只每天跟DSP打交道的枯燥無趣的工科狗,從事的工作與吟唱施法相差5.4e4公里。

        十五年間,各種半真半假的新裝備CG圖不流行了,承載了我和姐姐許多中二情懷的某軍迷網(wǎng)站到處躲藏,長期關注的晨楓、揚基、施佬等大神們逐漸轉戰(zhàn)他處。不光鐵血,某個一度堪稱“清早船兒去撒網(wǎng)、晚上歸來魚滿倉”的軍迷論壇也沒了。

        但我們的國家?guī)缀跻磺卸加辛恕?/p>

        對了,王偉烈士還夢想,未來航母的排水量應該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可以在畫中用三角翼布局、低速性能很差的八爺作為艦載機。這需要極長的飛行甲板,003的明顯不夠。為了保安全,要不斜角甲板再加長個一百米吧。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再讓八爺上艦了。但期待在未來的新航母型號上,能看到烈士夢想的大排水量也變成現(xiàn)實。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姐姐不但把我培養(yǎng)成了軍迷,還教會了我畫畫。她初中時畫過許多沒什么水準的畫,表達了一個卑微平凡只是未敢忘憂國的女軍迷的夙愿。如果太具體的話……如今我被分到的具體方向與她的當年舊夢實在相隔太遠,不可能親手去代她實現(xiàn)了。

        但,和王偉烈士的畫一樣,她畫中精確再現(xiàn)的飛機早已過時。

        祖國不僅幫王偉烈士圓了夢,也悄悄幫姐姐圓夢啦。

        現(xiàn)在這個時代,國家又有了新一批急需人才攻關的科技領域,處理器設計、電池、通信、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以及最重要的、可能直接影響祖國統(tǒng)一進程的——半導體。

        我的青春只有一次,我的讀書生涯勉強抓住了上一輪國家重點攻關行業(yè)的尾巴,現(xiàn)在這一輪新的國家號召,我是沒機會重新參與了。

        填報高考志愿的期限又要截止了。國防工業(yè),尤其兵器、航空、航海,這些相對艱苦的部門仍然需要大量有情懷、肯堅守、愿意犧牲各種個人利益的高素質人才,與20甚至30年前沒什么太大不同。

        我的大學母校近些年在某些網(wǎng)絡輿論中似乎被捧上了天,其實她除了已經(jīng)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領域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領域還不多,大部分體驗很甜蜜,少部分體驗一言難盡,走過的人冷暖自知。但至少,我很感激她一點,潤物無聲地反復教給了我這很好的一課: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友誼西路127號”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在這個壓力山大的世界里,最好守住一份屬于自己的單純。

        母校也需要更多有情懷的女孩子。女生是母校的寶,住最好的宿舍,享受最好的條件,連學號都編在最前頭。不過也希望以后學校錄取的女孩子品質比當年的我更好些。千仞墻,百煉鋼,搞這一行的人,無論男女,應該是有特殊性格的人,應該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

        對于受了技術封鎖、臺灣問題等新刺激,打算去芯片/AI領域情懷報國、把自己個人前途和國家使命結合在一起的新人,只想說一句:

        同志們,填好了志愿,動作要快啊。

        不然,要是國家改變命運的速度快過了你,你可就來不及啦。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本文標簽: 女兵  空軍  導彈  殲擊機  戰(zhàn)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