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10 12:12:54作者:智慧百科
“從業(yè)者應該關注觀眾的感受,也應該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而不要去嘗試模仿其他的電影?!?br/>
文|《中國企業(yè)家》記者 王欣
編輯|姚赟
頭圖攝影|鄧攀
“抱歉,不好意思。”
遲到10分鐘后,龔格爾手提三杯咖啡推門進入。進入后表達歉意、簡單講述了原因后,將兩杯咖啡放在一邊,計劃下午路演時喝。而剩下的一杯拿在手中,每隔15分鐘就猛喝一口。
2月2日,《流浪地球》系列的制片人、編劇龔格爾接受了《中國企業(yè)家》的采訪。
1月22日,《流浪地球2》作為今年春節(jié)檔的一大亮點,在中國大陸及北美地區(qū)同步上映,而近期,正處于該片全國路演期間。高強度的路演工作下,龔格爾反復提及“殫精竭慮”四字。
從影片籌備、上映,再到近期的全國路演,龔格爾每天要喝好幾杯咖啡,才能恢復日常的工作狀態(tài),“有時后期拍攝緊張,我和導演郭帆,一天可能就睡一兩個小時,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近一年,直到現(xiàn)在?!?/p>
歷時1400余天,制作團隊共為《流浪地球2》繪制了5310張概念設計圖、9989張分鏡頭畫稿,制作了超過6000鏡視效鏡頭、95000件道具和服裝,共搭建了102個科幻類主場景,置景展開面積超過900000平方米。另外,人員調(diào)配方面也極其復雜,常駐劇組的人員就有1189位,加上14個攝影棚同時開攝,劇組外特效人員近萬人,共使用22000名群演,其中外籍群演超過17000人。
這樣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读骼说厍?》于2023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截至發(fā)稿前,票房達34.53億元,打破了過去3年科幻片累計票房紀錄,也創(chuàng)下了中國影史春節(jié)檔科幻片檔期票房紀錄。
即便前有《流浪地球》的經(jīng)驗,《流浪地球2》是類似前傳的續(xù)集,龔格爾還是認為這次仍是從0到1的過程。龔格爾告訴《中國企業(yè)家》:“對于國產(chǎn)科幻影片來說,實現(xiàn)從0到1,看似一小步,實則是在‘劈叉’?!?/strong>
從本次電影場景和呈現(xiàn)的效果來看,確實如龔格爾所言:太空電梯高聳入云,行星發(fā)動機轟鳴震耳,當點火、編寫程序、人員分配等準備工作一切就緒,也不一定能換來理想的結果——隨時有可能發(fā)生如硬件丟失、損壞等意外,做了萬全的準備,也無法確保結果如何。
從團隊成員們對中國科幻的赤誠之心、故事的敘事手法,以及態(tài)度和職責來看,《流浪地球》系列是一部突破性作品,或許若干年后看,是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電影工業(yè)化的時代。2019年上海電影節(jié)期間,《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給出了一個相對保守的回答:“拍攝《流浪地球》,我們工業(yè)化不足的時候就是靠人肉填的,我們的經(jīng)驗不是很多,但是教訓很多。拍攝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中國電影工業(yè)化還是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p>
龔格爾告訴《中國企業(yè)家》:“我們希望讓中國科幻電影的土壤再肥沃一點。”
以下為《中國企業(yè)家》記者與制片人龔格爾的對話實錄,有刪節(jié)。
《中國企業(yè)家》:《流浪地球》上映后,觀眾對《流浪地球2》的期待值和反饋是更高、更嚴格的,您怎么看待這樣的期待和壓力?
龔格爾:是的,2019年8月時,我們做了《流浪地球》的映后調(diào)研。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大家對我們拍攝《流浪地球2》的期待值非常高,而且期待的目標是非常概括性。所以,專業(yè)咨詢機構給我們的意見是不要拍攝《流浪地球2》,而應該選擇新的項目,這樣可以降低開發(fā)難度,減少風險。
當然,我們也聽到了一些觀眾的意見,比如覺得影片里人物不夠豐滿,臺詞不夠落地;比如,情節(jié)設計上,有的情節(jié)節(jié)奏有問題,等等。但在我們看來,外界的這些評價,已經(jīng)比我預想的評價溫和多了。
《中國企業(yè)家》:整個拍攝過程順利嗎?
龔格爾:有很多阻礙。首先,我們搭建的場景面積非常大,《流浪地球》中有3000多個視效鏡頭和1000多個人工智能輔助視效鏡頭。但是,如果算觀眾在屏幕上看到的內(nèi)容占比,我們實拍占比依然能夠占到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說,在影片中景、近景中,基本上都是實拍,實拍量的確很大。
這也是我們置景和特殊道具為什么做的這么辛苦,拍攝規(guī)格是我們能夠承受的最高限度,所以過程確實很艱辛,我們的美術、制片以及服化道部門,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中國企業(yè)家》:科幻題材電影需要充沛的想象力和扎實的執(zhí)行力,為了讓觀眾觀看《流浪地球2》時有沉浸感,您和團隊做了什么?
龔格爾:我們必須得說服自己,去堅持某些讓我們極度棘手的原則。比如我們堅持有本國演員扮演本國角色。也就是,如果你是來自日本,那就必須由日本籍的演員來扮演,如果是你是來自巴西,那就是由巴西籍的演員來演。過去三年,這一要求,給選角團隊和演員團隊在尋找外籍演員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但我們還是要堅持這一要求,這是因為《流浪地球》本身講述的就是關于團結和希望的故事,而我們通過這種國際合作,對內(nèi)來說,我們遵守且尊重了其他國家文化的規(guī)則;對外,在影片呈現(xiàn)后,任何一個國家的觀眾看到這部影片,都會聽到地道的本國語言,而這也是我們區(qū)別好萊塢電影的地方。
《中國企業(yè)家》:籌備到上映過程中,有沒有一個節(jié)點讓您或團隊們覺得《流浪地球2》達到完美上映的標準了?
龔格爾:始終沒有。因為過去這兩三年,我和團隊一直都在想辦法去滿足觀眾的高期待。所以哪怕竭盡全力了,我們并沒有參照物、并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了,只知道這是我們的極限。
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yè)家》:影片中有很多宏大且科技感十足的場景,譬如月球脫離軌道出現(xiàn)的潮汐現(xiàn)象、可以垂直起降的殲20等。這些特效場景的構思,背后有專門的科學顧問團隊嗎?
龔格爾:對,我們的科學顧問確實竭盡全力在支持這個項目,他們大多是中科院的院士。
《流浪地球2》是一部具有沉浸感的科幻電影,它想讓觀眾在觀看時,像在看一部來自未來的紀錄片。影片中所呈現(xiàn)的所有細節(jié),包括每一個人的對話、每一個小的物件設計、每一個場景的張貼物,甚至每一個字,基本上都要符合這個電影世界觀的設定。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純虛構的世界必須充滿了可信的細節(jié)。
但在影片的劇本編纂和世界觀設定時,是不可能做到如此面面俱到的。這意味著隨著籌備、拍攝以及后期制作的推進,科學顧問要不停地和我們一起往《流浪地球》的世界填充可信的細節(jié)。
從最開始到影片上映,科學顧問們一直參與,他們對此很有感觸。我記得有一次,他們拿出一堆紙跟我說,你看,這是我們給《流浪地球2》某一天拍攝做的手寫設定。然后,又拿起另外兩張紙說,這是我給另外一部影片做的全部科學設定。這代表著,我們一天的科學設計超過了另外一部影片的全部設計。
《中國企業(yè)家》:《流浪地球2》在設備(如液冷服務器)和贊助方面,獲得了很多公司的支持,背后是如何達成合作的?
龔格爾:并不是因為流浪地球的IP有多么巨大的商業(yè)吸引力,我們沒有向任何一家公司承諾過他們的產(chǎn)品會得到任何的特殊關照。他們(支持的公司)純粹覺得中國科幻和他們的產(chǎn)品氣質(zhì)相符,出于對中國科幻的熱情。
《中國企業(yè)家》:在《流浪地球2》整個籌備、拍攝再到上映的過程中,您的壓力來源于哪里?
龔格爾:最大壓力來自《流浪地球2》的大幅度制作,以及體量的升級所帶來的一系列管理難題。因為當某一件事曾經(jīng)是一個小問題時,隨著規(guī)模的急劇擴大,它會變成一個一個的大問題。比如在《流浪地球》中,這樣的小問題可能有100個,而當100個小問題都變成一個大問題時,就成了極度困難的狀態(tài)。
當100個人吃不上熱乎飯時,你帶著制片組的人一塊去給大家送熱飯,安撫大家情緒是可行的,這是小團隊的優(yōu)勢。但當2000人吃不上熱乎飯時,整個制片團隊加上你自己,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而這只是吃飯的一個問題,當劇組上上下下,從籌備、拍攝到后期制作,有無數(shù)這樣的問題,它們匯聚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像山一樣龐大的困難。
好在郭帆導演是一個具有管理思維的導演,所以他在管理方面給了我非常多的支持和引導,才有機會使《流浪地球2》能夠繼續(xù)推進拍攝。
《中國企業(yè)家》:從制作《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是您給外界的四年約定,這期間您的心路歷程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龔格爾:拍《流浪地球》時,我35歲,過得非??欤策^得非常興奮,就像是一次幸福的旅程。但《流浪地球2》則完全不同,到拍攝《流浪地球2》的時候,我已經(jīng)40歲了?!读骼说厍颉窌r,我的心態(tài)更像個少年,到了《流浪地球2》,徹底脫胎換骨,通俗說,就是遇到坎兒了。
《中國企業(yè)家》:關于《流浪地球》兩部電影的制作成本,您如何考量?
龔格爾:《流浪地球2》的制作成本相對于《流浪地球》來說高了不少,因為它的制作體量、制作難度都高了很多。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流浪地球》本身的成本其實就不是太正常,很多都是靠“用愛發(fā)電”。
《流浪地球2》的成本,只是一部影片的正常制作成本。同時,這也讓我更加明確地感受到,想要制作更好的科幻電影,必須要嘗試在影片票房之外尋找到其他的回收渠道,否則中國科幻電影的上限是很明顯的。這也是為什么海外的科幻電影可以持續(xù)地發(fā)展進步。
《中國企業(yè)家》:為什么《流浪地球》的制作成本會更低一些?
龔格爾:我們的主要演員薪酬都很“友情”,包括大家在網(wǎng)上看到的吳京老師的故事也是真的,這些都幫我們降低了成本。
另外,《流浪地球2》在國內(nèi)本土進行了6個月的拍攝,而后進行了15天的補拍,同時還在美國、冰島、哥倫比亞、法國、巴黎都進行了海外拍攝。總體來說,拍攝的時長,拍攝的復雜度,都高出了很多。同時,所使用的工作人員包括外籍演員數(shù)量都達到比以往高出很多。成本一定是水漲船高,但我覺得對觀眾來說,這張票就變得更值了。
《中國企業(yè)家》:流浪地球系列在做立項準備工作時,找投資方籌措資金的難度大嗎?
龔格爾:《流浪地球》融資時確實是非常困難,倒不是資方不信任我們,而是從商業(yè)邏輯來看,《流浪地球》屬于高風險投資,因為它沒有可遵循的市場成功案例,也沒有數(shù)據(jù)可分析。
《流浪地球2》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能夠做支撐,但《流浪地球2》的制作體驗又較大,在某種程度來講,無法遵循《流浪地球》的投資分析邏輯。而且《流浪地球2》畢竟是一部電影的續(xù)集,所以投資方都是謹慎對待的。因為續(xù)集成功的幾率遠遠低于一個新開的項目,從系列電影的歷史來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能走到現(xiàn)如今)更多是投資方的寵愛。
《中國企業(yè)家》:《流浪地球2》這樣的科幻影片,敘事本來就不易,為什么最后采用多線敘事?
龔格爾:主要還是承載了擴展世界觀,向大家深入介紹這個世界的功能?!读骼说厍颉菲鋵嵰呀?jīng)呈現(xiàn)了這種端倪,當我們站在一個大視角,去描述某一個流浪地球事件時,最少也需要兩個試點。
在《流浪地球》中是地面和太空,而《流浪地球2》時,則是我們?nèi)蛘麄€人類置身于太陽危機下的奮斗過程,所以就需要多點去進行全景描述。
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yè)家》:影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又分別代表著哪些視角?
龔格爾:代表普通人的劉培強,以及代表科幻感較高、人工智能這一條線的圖恒宇,還有代表著全球試點的周喆直。這三個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不同維度的代言人。所以,多線敘事是基于《流浪地球2》擴展世界觀的需求而設計的。
《中國企業(yè)家》:好萊塢大片以及海外的科幻電影,大多崇尚的是個人英雄主義,但《流浪地球2》卻沒有這樣的表達和敘事,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龔格爾:我們做的無非是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中國人的感受而已。這些作品自然是從我們的視角,從東方思想來出發(fā)的。但確實克服了一個難題,就是走出某種科幻電影的舒適區(qū)。
就是說,我們都是看著西方科幻影視作品長大的,當我們進行科幻想象時,大腦中自動浮現(xiàn)的都是曾經(jīng)看過的西方科幻場景。那我們該如何跳脫出來,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待這個世界,這本身就是一個思想跳躍的過程。
這種想象放到現(xiàn)在其實很正常。如果我們的想象完全符合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那現(xiàn)在看起來就是錯的,因為我們腦中的所有想象力原始素材都來自于好萊塢科幻。如果我們設計出來的飛行器都是曲線的,都是光潔的,如果所有的英雄都是一個人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在2015年、2016年時,只能說非常合理,但一定不是正確的想象。
《中國企業(yè)家》:您覺得《流浪地球2》填補了《流浪地球》在劇情上的哪些鋪墊和伏筆?
龔格爾:我們對于強人工智能MOSS角色進行了深挖,這條線雖然不是原著當中的核心元素,但是它是劉慈欣整體科幻構想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思考命題。
在以前的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只要出現(xiàn),基本上都是邪惡,我們大家也是這么認為?,F(xiàn)實中,人工智能真正出現(xiàn)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國際象棋、畫畫。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種非常貼近現(xiàn)實的方式,開始和我們共存。目前看來,討論人工智能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
《中國企業(yè)家》:您之前說“我們希望讓中國科幻電影的土壤再肥沃一點”,您覺得《流浪地球》會給這塊土壤帶來什么催化嗎?
龔格爾:僅僅是保持濕潤,保持著一點點養(yǎng)分。
印象很清楚,2018年某場科幻大會開幕現(xiàn)場,劉慈欣老師來了,坐了大概有200多人。劉慈欣老師上臺發(fā)言離開后,200多人只剩下幾十人,只有前排的一些媒體和領導,后面的人全走了。
看到后,我就在臺上說,中國科幻現(xiàn)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拍出一部賺錢的電影,這樣才能讓所有人覺得這件事情有利可圖,這樣才能有更多人來關注。
《流浪地球》上映后,也出現(xiàn)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獨行月球》《三體》等,這些都是中國科幻電影持續(xù)發(fā)酵和受廣泛關注的案例。所以這塊土壤不僅是現(xiàn)在有了養(yǎng)分,未來也越來越足。
《中國企業(yè)家》:科幻電影如何真正闖入國人視野當中?
龔格爾:很簡單,我覺得遵從一個原則就夠了,就是遵從內(nèi)心。創(chuàng)業(yè)者應該關注觀眾的感受,也應該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而不要去嘗試模仿其他的電影。
科幻電影一直都在國人視野當中,非常受大家的歡迎。中國電影工作者正在共同努力,制作更多根植中國文化、符合中國觀眾口味的本土作品。我們努力爭取用充沛合理的科學幻想、踏實真誠的制作態(tài)度贏得觀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