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女老師一個電話挽回兩條命!學(xué)生父親被驚醒,才知妻兒出事了
2023-02-08
更新時間:2023-02-07 08:53:49作者:智慧百科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
過年期 間一個表弟來我家,和我訴苦,說他實在是受不了他老媽了,幾乎天天要吵架。
比如他在做家務(wù),他老媽就會在旁邊說說叨叨,說他笨手笨腳,不是這么做的,應(yīng)該要怎么做等等。就是你做個什么事,她都要指指點點,恨不得來一句,你滾一邊去,讓老娘來。
他說想要改變他老媽這個脾氣,我笑著說你改變不了。然后給他出了個招:下次你做事,她在旁邊說道的時候,你就先承認(rèn)自己做事不行,然后夸獎她做事多么好,多么辛苦之類的,讓她來教你做,她肯定幫你做的特別好,還特別開心,你在旁邊給她鼓掌就行了。這樣你啥都不用干,兩個人都很愉快,多好啊!
后來他回去就按我的方案實驗了一次,效果比我想象的還好,他老媽那天把事情都做了,還特別開心,非常感動,夸兒子懂事,體貼自己,搞的表弟都有點摸不著頭腦。
他老媽我是知道的,勤勞能干,做事很利索,控制欲很強(qiáng)。這種人一般看到別人做事笨手笨腳的就很來氣,覺得他們干個啥都不行。她為家里付出了很多,每天都很累,但是別人來做,她又各種說道 。這種性格讓所有的人都反感她,她總是說沒人懂她的辛苦和付出。
所以當(dāng)兒子表揚她做事做的好,辛苦了之類的話,她就非常開心,然后樂呵呵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也不覺得累,覺得家里 終于有人懂我的付出了 ,感動的稀里嘩啦。
沒辦法,這樣的情況你想幫她,還天天吵架。你把事情都給她做,自己說幾句體貼話,然后打打游戲,她還非常開心。我很明白她的不容易,也想讓她兒子多幫助她,但是沒辦法。你要想改變她,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去其他方面彌補她。
人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我這個表弟的老媽,她就有非常珍貴的品質(zhì),她是一個顧家的,愿意付出的人。如果她不是這樣的人,那我這一招對她沒任何作用, 相當(dāng)于利用了她好的一面 。
但是她不好的一面也很明顯,控制欲很強(qiáng),管的太多,讓人很反感,天天要吵架。你如果總是看到這一面,要和她對著干,要改變她,除了搞的雙方都非常痛苦,沒有任何作用。
個人是如此,群體人性也是如此。
青少年時期我喜歡看魯迅的文字,也是因為魯迅,讓我也喜歡上了寫作。他的文字很深刻,刻畫的很多人物都很經(jīng)典,把社會和人性的很多陰暗面寫了出來。因為他總是寫黑暗的東西,讓人看了很抑郁,同時也覺得這就是社會真實的一面,無可奈何。把自己搞成了一個憤青,讓我也變得很擅長發(fā)現(xiàn)社會的陰暗面,人性的愚昧丑惡面。但你又 改變不了社會,改變不了人性 ,內(nèi)心很痛苦。世人皆醉我獨醒,沽名釣譽,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啥啥的,有什么用?
后來,我就不怎么看魯迅的文字了??戳私虇T的文選,我發(fā)現(xiàn) 教員總是贊美人民 ,多么偉大,多么勤勞,多么勇敢,多么無私,多么愛國等等,我們不要站在人民群眾前面,而要站在群眾中間,我們也是群眾的一員,諸如此類的觀點。教員這邊風(fēng)景獨好,一片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仿佛世上的人都是雷鋒,個個都是不怕犧牲的英雄,全是人性光輝的一面。
魯迅和教員是同一時期的人物,難道魯迅寫的那些陰暗的東西教員看不到?肯定不是。而是陰暗和光輝是人性的兩面,但是你贊美好的一面,才能讓大家團(tuán)結(jié)在你身邊,奮勇向前,這是實干派的做法。
就像我表弟的老媽一樣,你總要改變她的缺點,批判她,和她對著干,她只會更激烈的和你針鋒相對。你贊美她的優(yōu)點,鼓勵她,她就傾盡全力的奉獻(xiàn)了。
道理就是這么簡單,只是做起來并不容易。越是本質(zhì)的東西就越簡單,也越難做到。
你看巴菲特的做法,也是如此,他手下那么多經(jīng)理人,全都兢兢業(yè)業(yè)的奉獻(xiàn),干到退休了還繼續(xù)干,都不愿意離去。而 巴菲特完全不干涉他們,他負(fù)責(zé)的只是在后面不斷的贊美,不斷的鼓掌 。你看他寫給股東的信,就能明白他是怎么玩的。真正的用人高手,做到人盡其才。
但是巴菲特這些人,贊美別人,是虛偽的嗎?不是,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就好像我們批判社會的黑暗面一樣的發(fā)自內(nèi)心。這樣才會 誠懇 ,你總是虛偽的在演戲,也不可能演一輩子,而且必然沒那么誠懇和真實,別人也能感受出來。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都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他們擅長于發(fā)現(xiàn)人的優(yōu)點和珍貴的品質(zhì),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和欣賞,這樣對方才會感覺找到了知己,這需要虛懷如谷的氣度。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認(rèn)識的所有人,能贊美別人,欣賞別人,鼓勵別人的人,有沒有?可以說基本沒有,你如果遇到了,那這個人一定非常厲害。 一般人沒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大家看到的總是別人的問題,社會的黑暗,到處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行,總想說服別人,改變別人,這樣的人就到處都是。
但是人性黑暗的一面,惡的一面,就可以視而不見嗎?不管不顧嗎?那肯定不是,如果你這樣做,你都不知道自己以后怎么死的。但是這一面你無法改變,只能防止。
你去琢磨下社會的文化制度和法律,都是在卡人性惡的東西,你改變不了,只能卡住,就像卡bug一樣。每一條法律,你細(xì)想一下,它為什么要這樣規(guī)定,都會細(xì)思極恐,因為這背后就是人性極端丑惡的東西,法律就是卡這個東西的。
文化也是如此,普世道德價值觀,就是在彌補法律和制度卡不了的bug。連一句簡單的俗語,可能都是在運用人性,卡人性的bug。比如“一人不進(jìn)廟,二人不看井”。因為那些流浪江湖的強(qiáng)人,風(fēng)餐露宿,往往在破廟里棲身,你一個人進(jìn)去,就很危險。兩個人去看井呢!搞不好另一個人就把你推進(jìn)去了。為什么有這句俗語,肯定是發(fā)生過很多這樣的事情嘛!因為你永遠(yuǎn)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防著點總是好的。再比如說“野外遇到尼姑很晦氣”這句話初看好像在侮辱尼姑,其實是在保護(hù)尼姑,你想想人性的陰暗面就明白這句話的作用了。
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就是在幫大漢朝卡bug,要不然漢朝就會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那些帝王讓將士們出征殺敵,就會把主要將領(lǐng)的家小都留在京城,不是信不過你們,哪怕你們都是和我一起打天下的生死兄弟,而是你們重軍在握,萬一反叛我怎么辦?得把bug卡上。利益越大,就會越?jīng)]有底線,就得往最壞處想,所以也越殘酷。你有絲毫感情用事,那死的就是你,也許不是這一次,但你總會遇上。這可不是談感情的時候,要足夠的敬畏人性。
不說那些大人物,即使是我們普通人,依然如此,只是沒那么極端,因為利益沒那么大。
當(dāng)你和朋友一起做事業(yè),大家都是過命的兄弟,你就認(rèn)為兄弟情很靠譜,你如果這樣做,遲早有一天要出事。兄弟是兄弟,但是在制度上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形成有法律效應(yīng)的條文,大家按規(guī)矩來。規(guī)矩第一,兄弟情第二。規(guī)矩是用來干嘛的?卡人性bug的。
即使是父子,夫妻,都是如此。你無法保證對方永遠(yuǎn)不會背叛你,但是你要相信,人永遠(yuǎn)不會背叛他自己。最穩(wěn)固的關(guān)系,就是在感情的前提下,他背叛你的籌碼還很高,他承受不起,那就非常安全。如果他背叛你的籌碼很低,選擇別人更好,你就全指望著靠感情來維持,能否靠得住呢?可能行,也可能不行,不確定。比如說你能保證你兒子以后會孝順你嗎?這個不一定,特別是老了動不了了,他就非常嫌棄你。但是如果你有一筆遺產(chǎn)要繼承給他,那他絕對孝順,沒的說,因為他永遠(yuǎn)不會背叛他自己。
你看教員和巴菲特這些人,他們僅僅只是贊美和鼓勵嗎?他們在制度和文化上,同樣把人性的bug卡的死死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很硬,這樣你就成為了一個謀人的高手了。
只是大部分人,基本把兩者搞反了。平時不會虛懷若谷的欣賞贊美鼓勵,總是抱怨,看別人的各種缺點壞處,打擊,誰都不服誰。這樣無法團(tuán)結(jié)人,也無法運用人,除了把自己搞的很痛苦,啥都改變不了。但是在面對bug的時候,他們又看不到,或 總是感情用事 , 相信感情道德那些東西是最大的力量,最后被人所傷,吃大虧 。那也沒辦法。
你要永遠(yuǎn)相信人性美好光輝的一面,也要永遠(yuǎn)相信人性自私邪惡的一面。 小時候多數(shù)人相信前者,成年后多數(shù)人相信后者。有人說悲觀者永遠(yuǎn)是對的,他們確實是對的,但是他們只相信惡的一面,所以很痛苦而且無法成功。能運用好的一面,也能卡住壞的一面,才能謀定而后動,立于不敗之地。( 梁孝永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