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鋰價“退燒” 拐點到了?

        更新時間:2022-12-20 00:39:22作者:智慧百科

        鋰價“退燒” 拐點到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夕

        碳酸鋰價格“退燒”了。

        據上海有色網最新報價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12月19日跌3000元回落至55萬元/噸,碳酸鋰價格已經連續(xù)7天下降,尤其在最近5天加速下跌,累計跌幅達到1.1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當前距離60萬元/噸的峰值,已經回落接近10%。


        對于鋰價回落,市場紛紛猜測是否拐點將臨。機構分析認為,近期價格下跌與下游有一定庫存相關。而且市場預期明年一季度處于電動車銷售淡季,下游整體采購熱情減弱。但業(yè)內普遍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碳酸鋰價格拐點到來。

        下游電池廠短期盈利或修復

        鋰價背后牽動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yè),今年內價格一路走高令下游苦不堪言,但近期出現反轉。

        12月19日,上海有色網的數據顯示,碳酸鋰(99.5% 電池級/國產)19日跌3000元,重回55萬元/噸的關口,創(chuàng)逾1個月新低,連降7日,近5日累計跌1.1萬元,近30日累計跌1.15萬元。另外,氫氧化鋰(56.5% 電池級粗顆粒/國產)持平報55.0萬元/噸,近5日累計跌6500元,近30日累計跌4000元。

        在今年10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曾沖破55萬元關口,隨后在11月中旬一度逼近60萬元/噸大關。也就是說,碳酸鋰價格在55萬元這一關口上維持了近兩個月,如今終于出現“退燒”跡象。

        “近期碳酸鋰價格回落,對于企業(yè)長協(xié)價格肯定有影響,之前與下游企業(yè)簽訂的長協(xié)會根據市場價格變化而變動,”國內一家頭部鋰鹽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該人士認為,從短期看來,中游電池制造廠商會受益于上游碳酸鋰價格回落,盈利能力或有望修復。

        實際上,從中期看來,碳酸鋰價格具有對標參考價格。12月15日,被視為“鋰價風向標”的澳洲鋰礦供應商Pilbara Minerals公告稱,其完成了第十二次精鋰礦拍賣,共出售了兩批貨物,合計10000干噸的鋰精礦,最終平均成交價為7552美元/干噸(SC5.5,黑德蘭港離岸價),按氧化鋰含量等比例調整并加上運費后價格為8299美元/噸(SC6.0,中國到岸價)。

        如果,按照碳酸鋰加工費2.5萬元/噸計算,折碳酸鋰成本為55.01萬元/噸(含增值稅)。相較于11月16日拍賣成交價格測算的碳酸鋰成本(57.38萬元/噸)雖然環(huán)比有所下行,但仍在55萬元/噸的關口之上。

        業(yè)內分析認為,以此批鋰精礦為原料的碳酸鋰,預計將于2023年3月甚至更晚在市面上流通,此次鋰精礦拍賣價格將為后續(xù)鋰鹽價格走勢提供支撐。

        明年料仍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

        雖然近期碳酸鋰價格回調幅度將近10%,業(yè)內普遍認為當前仍難言“拐點”。

        國內某動力電池廠商人士告訴記者,此前10月以來碳酸鋰價格上漲,一方面源于電池廠商積極補充庫存,市場搶貨行為令供需短期失衡,另一方面上游加工廠檢修情況頻現,加劇了市場供緊現象。

        而目前看來,上述兩大擾動因素均消失。華西證券方面認為,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出現下跌,主要系下游已經儲備一定庫存,而且2023年一季度明顯屬于電動車的銷售淡季,下游廠商整體采購熱情不高,處于觀望狀態(tài)。

        隆眾資訊鋰電池行業(yè)分析師曲音飛也認為,加上國補退坡后,市場對明年一季度的預期不是特別樂觀,鋰電產業(yè)鏈整體的買貨意向度轉弱,終端及中游正處于去庫存階段。

        華西證券方面認為,當前的碳酸鋰價格下跌,屬于伴隨行業(yè)淡季的正常波動,并非價格拐點時刻。目前碳酸鋰價格還處于尋底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在2023年2月中下旬企穩(wěn)。在上游資源供給釋放較慢的背景下,碳酸鋰高位運行時間或將維持較長周期。

        據了解,在澳洲鋰礦方面,由于礦石提鋰產能出清,未來一段時間內新增供應仍有限。2021年澳礦7座礦山僅有4座貢獻產量。而疫情和此前低迷的鋰價限制了鋰礦的資本開支,鋰資源企業(yè)放緩擴張進度。

        而南美鹽湖提鋰新增產能投放目前看來不及預期。一般而言,鹽湖建設周期較長,南美地區(qū)基建薄弱、政策風險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美鹽湖新增產能的釋放。

        國海證券也認為,若樂觀情況下按既定產能規(guī)劃投產,全球碳酸鋰供需緊張自2023年或有所緩解,但仍處于緊平衡。國內碳酸鋰開工率偏低的原因在于資源稟賦限制,鋰資源品位較低,部分礦山有冬休期,部分鹽田、結晶池等泄漏較嚴重從而達不到設計產能。


        而在下游來看,雖然市場預期明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進入淡季,但儲能環(huán)節(jié)將成為新的增長極。根據CNESA《儲能產業(yè)研究白皮書2022》,2021年全球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guī)模25.4GW,新增10.2GW。隨著鋰電池儲能成本的下降,2021年其在全球新增電化學裝機規(guī)模占比已高達98%。

        國海證券預計,全球新增鋰電池儲能裝機規(guī)模2025年達到104.93GW,2021-2025年CAGR為80%。2022年儲能電池碳酸鋰需求量為3.14萬噸LCE,2025年為18.34萬噸LCE,2021-2025儲能電池碳酸鋰需求量CAGR為77%。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chuàng)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lián)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本文標簽: 儲能  鋰價  鋰礦  鋰電  退燒  鋰精礦  電池級碳酸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