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12 22:05:25作者:智慧百科
風口財經記者 張亭旺
萬萬沒想到,南寧耄耋之年的老人們,還有還房貸的機會。
南國早報2月12日消息,2月11日,南寧多個樓盤對外宣稱“住房按揭貸款年齡期限可延長至80歲”,記者從南寧多家銀行了解到,確有其事,目前已有部分銀行在執(zhí)行。
此消息公布后,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熱點,當日,“南寧房貸年齡期限可延長至80歲”的話題沖上熱搜榜。
>>1<<80歲還房貸?
近期,一則“廣西南寧房貸年齡期限可延長至80歲”的信息在南寧人的朋友圈熱傳。
2月12日,據南寧當地媒體南國早報報道,從南寧多家銀行了解到,確有其事,目前已有部分銀行在執(zhí)行。
據了解,此番調整正式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借款人的年齡期限從原先的70歲調整至80歲,即便是年滿50周歲的購房者,只要符合貸款條件均可按最高30年期限申請房貸。
某房產中介朋友圈截圖
也就是說,貸款人年齡+貸款期限≤80歲。這也意味著,年近80歲的老人,還有還房貸的機會。
當日,相關新聞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榜。
該事件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銀行對貸款年限一直有嚴格的規(guī)定,并不是購房者想貸多少年就能貸多少年。
據悉,多數銀行規(guī)定房屋按揭貸款最長可貸到65周歲,少數銀行最長可貸到70周歲。因此,一些臨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可貸年限往往較短。
南寧此舉可謂打破了貸款人最高年齡紀錄。但在其他城市,已有先例。
據媒體報道,早在2018年年底,杭州就有銀行執(zhí)行了最長80歲的貸款政策。
相關新聞截圖
不過,當年杭州該銀行的這一政策,是為了防止銀行風險,推出的一款“接力貸”產品,最高貸款年限仍為30年。實則相比原先規(guī)定最長可貸到70周歲,足足延長了10年。
所謂“接力貸”,是指以父母購房資格買房,父母作為主借款人和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擔還貸責任。
>>2<<背后看到這些
近幾年出現的這種情況,涉及到多方面原因。
一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22年,從年齡構成看,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8%。而這一數據在2021年是263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9%。一年增加了1600余萬人。
按照有關老齡化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20%,表示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按照這個趨勢,2023年將突破20%的界限。
此外,中國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我國80歲以上老人數量將會翻兩番。
二是退休年齡的變化。
隨著老齡人口占人口比增長,漸進式延遲退休也迎來廣泛討論。
人口變化趨勢是剛性的,但是財政收入增長不是,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入高增長不可持續(xù)。而且,預計到2057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4.25億人的峰值,占總人口比重32.9%-37.5%。
因此,延遲退休是遲早的事,不過,延遲退休也會帶來收入的延遲,對于一部分中老年人來說,買房仍是需求,還貸也有能力。
三是存款結構的變化。
近幾年,我國居民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重構”。一方面是居民存款的高增長。另一方面,與存款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居民的貸款增速大幅放緩。
從2018年以來,我國居民的貸款增速逐漸從高點時的20%以上,下降至5.4%;從規(guī)模來看,季調后的每三個月居民貸款規(guī)模在最高點時達到接近2.6萬億,而當前已經降至不足8000億,基本上回到了十年前的狀態(tài)。
相當一部分人,兜里有錢。
四是提前還貸情況的發(fā)生。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了《2022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22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1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速低6.5個百分點。
這至少說明兩點,一個是購房者正在減少,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另一個是提前還貸增加,許多高點上車的業(yè)主選擇提前還貸。
這個時候,市場迫切需要新的購買力。
>>3<<政策持續(xù)寬松
其實,從另一方面也印證了,當前房貸政策寬松性。
1月31日晚,南寧官宣,南寧市階段性調整首套住房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后利率下限為LPR減60個基點。按照現行LPR,南寧市首套住房商貸利率下限將下調為3.7%。
此外,南寧執(zhí)行“認貸不認房”,購房者名下有一套房且貸款已結清,即可享受首套房的利率政策。
不止南寧,2023年開年以來,包括宜昌、濟寧、紹興、濟南、丹東、亳州以及大連等多個城市上調了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同時,多個城市延續(xù)實施購房補貼及優(yōu)惠政策,包括濟源、哈爾濱、南京、南昌、長沙、鹽城以及徐州等地。1月12日,江蘇省鹽城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發(fā)布通知,將利用春節(jié)返鄉(xiāng)置業(yè)高峰期,推出一系列促進住房消費的措施。
截圖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今年1月,央行、銀保監(jiān)會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tài)調整機制后,多地開始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從春節(jié)前的三四線城市為主,到春節(jié)后的二線城市為主。
據諸葛找房不完全統(tǒng)計,春節(jié)后,包括鄭州、天津、廈門、福州、珠海、長春、沈陽等城市相繼下調了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具有重要的指向標意義,新一輪的下調房貸利率潮流似乎已然來襲。
此外,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梳理的2023年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降低房貸利率或執(zhí)行低利率的城市名單,30個城市房貸利率均低于4.1%的下限,同時呈現了4.0%、3.9%、3.8%和3.7%的四個梯隊。
圖片來源: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
此外,還有不少城市出臺了優(yōu)化限購政策、提高貸款比例、稅費減免等措施,提振樓市。整體看,各地因城施策主要圍繞降利率、降首付兩大方面持續(xù)發(fā)力。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yè)部市場研究總監(jiān)陳文靜分析,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需求旺盛,調控以微調為主,如優(yōu)化公積金提取、推廣“帶押過戶”等;二線城市政策優(yōu)化力度不斷增強,多采取漸進式放松模式,如長沙對多孩家庭及人才放松限購、濟南放松三套置換及非本地戶籍購房門檻;而三四線城市行政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全面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