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09 18:48:49作者:智慧百科
商家有的是辦法讓你買多一點,買貴一些。
作者 | 羅蘭
編輯 | 小白
頭銜高大上,水分知多少
自去年囤藥潮爆發(fā)以來,藥店生意都是異?;鸨?。
那么現(xiàn)在開藥店到底能不能賺錢呢?藥店生意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呢?
近日,專注醫(yī)藥零售領域的華人健康獲得了證監(jiān)會的批復同意,準備在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上市。
接下來風云君就以華人健康為例,聊聊藥店這門生意。
華人健康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塊:零售和代理。2019-2022年上半年,零售業(yè)務收入占營收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而代理業(yè)務的收入占比則基本維持在20%左右。
公司整體的收入結構很穩(wěn)定,沒啥大的變化。
(制圖:市值風云APP)
公司的零售業(yè)務,主要是指線下,也就是經營連鎖藥店。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已擁有938家門店(含3家門診)。這些門店的經營模式全部為直營。
眾所周知,受各地政策影響以及物流配送的限制,大部分零售藥店企業(yè)以區(qū)域性經營為主,華人健康也不例外。
公司的938家門店中有908家都是在安徽省內,占比高達97%。省內門店收入占零售業(yè)務收入的比重盡管在不斷下降,但目前依然在70%以上。
(制圖:市值風云APP)
如果按照門店的數量計算,那公司就是安徽最大的連鎖藥店企業(yè)。
需要說明的是,安徽省醫(yī)藥零售行業(yè)的集中度本身就比較低。而且,省內的醫(yī)藥零售的連鎖化率并不高: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省內2.2萬家零售藥店中,依然有9300多家是單體藥店或者法人多店,占比超過40%。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因為上述一些因素,所以別看公司門店數量最多,在安徽省內的份額依舊很低。908家門店占全省零售藥店和連鎖藥店數量的比例分別為4.17%和7.26%,連10%都不到。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由此看來,公司這個“安徽老大”的頭銜還是有一些水分的。
何況統(tǒng)計基礎也不是收入,而是門店數量。
銷售費用占大頭,促銷活動花樣多
既然是開連鎖藥店,就要建立品牌標識。公司有好幾個零售品牌,什么同和堂大藥房、尚和堂大藥房等等。
最核心的零售品牌是國勝大藥房,超過90%的門店都是以國勝大藥房作為店名。安徽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藥房很熟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縱向看,零售門店的數量一直在增長,從2019年的607家增長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938家。
(制圖:市值風云APP)
零售門店數量保持總體增長的同時,每年關閉的門店數量是非常少的。比如2020年公司就沒有關閉一家門店,2021年也只關閉了3家門店。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2019-2021年期間,平均一家門店一年的銷售收入在160-180萬元之間,波動幅度不大。
(制圖:市值風云APP)
一家正在不斷開店的企業(yè),平均門店收入很有可能出現(xiàn)下降,因為新店剛開始肯定處于爬坡期。而華人健康的平均門店收入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降幅不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單價。
客單價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店鋪的銷售額,不斷上升的客單價可以防止平均門店收入減少太多。而公司在實際操作中就是這么干的,其客單價從2019年的57.85元/單一路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70.81元/單。
(制圖:市值風云APP)
提升客單價通常有很多方法比如促銷。
有人肯定會問,顧客到藥店買藥的前提是存在醫(yī)療需求,沒病沒災的,為什么要搶購一堆藥?
各位請放心,在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洗禮下,即便是藥店,商家也有的是辦法讓你買多一點,買貴一些。
(來源:網絡)
為了搞促銷,公司著實花了不少心思:一年12個月,月月都有促銷節(jié),每月還不只一個;各種會員日、會員VIP服務也安排上。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看一眼公司的員工構成,5000多名員工有85%都是銷售人員——這些銷售人員其實就是門店的店員。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公司最大的費用性支出一直都是銷售費用,其中大部分都是員工薪酬。2019-2021年,銷售費用從3.37億元增長至5.57億元,銷售費用率在20%以上。
(制圖:市值風云APP)
從費用結構和員工組成看,華人健康是一家典型的銷售導向公司,這也符合行業(yè)特點:醫(yī)藥零售行業(yè)不涉及研發(fā)和生產環(huán)節(jié),主要利潤就是來源于產品的差價,因此銷售能力才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線下店一般采用兩個指標來評估門店運營效率:坪效和人效。這兩者分別從店鋪的面積和人員數量的角度去衡量效率。
如下圖所示,日均人效和坪效在2019-2021年期間均呈現(xiàn)不斷下滑的趨勢,不過下降幅度并不大。還是風云君之前所講,在門店增加的情況下,坪效和人效出現(xiàn)些許下滑,屬正常情況。
(制表:市值風云APP)
腳踩風火輪,劍指新零售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于網上購買藥品。
購藥習慣的改變,反映了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而且一旦網上藥店做大,可能會對公司的線下零售業(yè)務產生沖擊。
由于上述原因,風云君不得不重點關注公司的線上零售業(yè)務的發(fā)展情況。
2015年公司便先后在天貓、京東等平臺成立B2C店鋪; 2016年公司與美團、餓了么合作開展O2O業(yè)務; 2020年甚至培育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國勝商城”微信小程序。
總體來看,公司這幾年一直在發(fā)力線上零售業(yè)務,其具體的業(yè)態(tài)分為兩種:B2C和O2O。兩者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B2C是訂單數據直接發(fā)送到公司的供應鏈系統(tǒng),由公司統(tǒng)一安排從倉庫出貨。而O2O的訂單數據是直接交給具體的門店,由對應的門店出貨。
換句話說,B2C收入屬于公司整體的收入,而O2O收入屬于實體店的收入。
正是由于上述差異,公司把B2C收入單獨列出,作為專門的電商業(yè)務收入。而把O2O收入當作線下門店收入的一部分,O2O訂單也歸類到實體店訂單中。
(來源:華人健康招股說明書)
風云君認為,O2O也是有別于傳統(tǒng)醫(yī)藥零售的新業(yè)態(tài),也應該算作廣義上的線上零售。因為在O2O模式下,客戶的下單和支付都是通過線上渠道完成的。分析公司的線上業(yè)務,應該同時包括B2C和O2O,這樣才更加全面。
那么,公司的B2C和O2O業(yè)務到底發(fā)展得如何呢?
答案是:快如風火輪。
2019-2022年上半年,B2C收入的同比增速在100%上下。
(制表:市值風云APP)
同期O2O收入的同比增速也可以達到100%以上。
(制表:市值風云APP)
滲透率方面,O2O門店數量從2018年的278家快速上漲至目前的881家,占全部938家門店的比例高達94%。O2O幾乎滲透到了所有的實體店。
B2C和O2O的收入增速遠超同期零售業(yè)務的收入增速,兩者合計收入占零售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從2019年的7.26%持續(xù)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24.14%。
(制圖:市值風云APP)
生意暴不暴利,參看股東回報率
網上總有人說開藥店是一門暴利生意,而且這種觀點似乎還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來源:B站視頻)
既然談到暴利,就要先給暴利下個定義,弄清楚暴利的衡量標準是什么。
產品價格賣得貴,但營業(yè)成本也可能很高;毛利率高的同時,也可能存在大量的費用性支出。而凈利率衡量的是盈利能力,而不是賺錢能力(暴利)。
凈利率高,只能說明產品賣一次能夠賺很多錢,但這不代表你一年內可以賺很多錢; 我凈利率低,但我可以一年賣出產品N多次,不停地賣出,累計起來一樣可以獲得暴利。
所以說,暴不暴利與價格、毛利率、凈利率都沒有必然聯(lián)系。它只和一個指標有關,那就是:股東回報率。
別的藥店是不是暴利生意,風云君不知道,但至少華人健康不是——公司甚至和暴利完全不沾邊兒。
2019-2021年期間的股東回報率只有10%左右,這個水平只能說一般般。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投資標準,即股東回報率要大于15%,那公司顯然達不到這個標準,上市以后隨著股東權益的增長,只會更低。
(制圖:市值風云APP)
股東回報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凈利率太低:2019-2022年上半年,凈利率最高不超過5%。
同期毛利率其實也不算很高,也就30%,而且還有下滑的趨勢。
30%的毛利率說明產品的差價空間本身就不多,再扣除那么多銷售人員的工資以及店鋪租金,也就沒有多少利潤剩下了。
(制圖:市值風云APP)
在資產負債方面,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同時存在著大量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含票據)。而且同期的應付賬款總是高于應收賬款。
(制表:市值風云APP)
由于應付總是大于應收,所以凈現(xiàn)比經常出現(xiàn)大于1甚至大于2的情況。這說明公司的經營現(xiàn)金流狀況明顯好于凈利潤。
(制圖:市值風云APP)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云APP原創(chuàng)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