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26 10:35:45作者:智慧百科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道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12月23日刊登題為《美國的新力量》的文章,作者是斯特凡·科內柳斯。文章指出,烏克蘭在對俄沖突中陷入了兩難困境:雖然擁有強大的盟友,但盟友們希望遙控“戰(zhàn)爭”。拜登和澤連斯基尚未找到解決這一困境的方法。全文摘編如下:
從華盛頓返回后,澤連斯基更仔細地檢查了美國的交付清單,也因此重新變得悲觀起來。盡管美國國會批準了2023年450億美元的驚人戰(zhàn)爭援助,但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幾天前公布的烏克蘭愿望清單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滿足。烏克蘭方面之前認為,要扭轉戰(zhàn)爭態(tài)勢,還缺少重型武器,如導彈系統(tǒng)、無人機、戰(zhàn)斗機或現代坦克。而美國即將交付的僅僅是一套“愛國者”反導系統(tǒng)。
華盛頓的政府圈對拜登的決定進行了詳細解讀:遠程導彈可能被用于攻擊俄羅斯境內的機場、補給站和導彈基地,導致無法控制的局勢升級。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各種飛機,而且相關技術不能落入俄羅斯手中。
因此,烏克蘭陷入了眾所周知的兩難困境:雖然擁有強大的盟友,但盟友們希望遙控戰(zhàn)爭。拜登也擔心北約的凝聚力,因為不少北約成員國希望拉大而非縮小與前線的距離。
不過,拜登還是重新確立了美國的領導地位。澤連斯基只去了華盛頓而沒來布魯塞爾,這在歐洲引發(fā)不滿。美國對歐洲的不可或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如何按照拜登政府的設想結束這場歐洲統(tǒng)治權之爭?如何說服俄羅斯撤軍并進行和平談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11月宣布,無論對俄羅斯還是烏克蘭而言,這場戰(zhàn)爭都無法在軍事上取勝,這讓觀察家們感到了困惑。事實上,前線的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而雙方都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好處。
米利更進一步分析:如果不能作出軍事上的決斷,那么延長戰(zhàn)斗只會導致更多的苦難以及政治和經濟上的附帶損害。關于拜登和澤連斯基是否找到了解決這一困境的方法,此次會晤后并未傳遞出消息。
責編:張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