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07 12:06:05作者:佚名
作者:鳳來儀
財經(jīng)界,多少年沒有這樣歡樂的事了。
7月6日,華為發(fā)了一個聲明,說近期網(wǎng)絡(luò)上有1萬多篇夸大、演繹陳春花教授對華為的解讀、評論,反復炒作,基本為不實信息,“華為與陳春花教授無任何關(guān)系,華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華為?!?/p>
我只能說,這個花花轎子,塌了。
01
到底咋回事呢?是這樣的。
說2016年底的時候,華為確實請過陳春花教授到華為參觀,還跟任正非見了面,陳教授還在自己的公號里記錄了這一段故事。
原文是這樣寫的:
“ 2016 年歲末,田濤、孟平、曹軼,還有姚洋教授,我們一起與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先生見面交流,約好早上 9:30 時見,想不到到了見面地點,任先生已經(jīng)早早在那里等,很感動。
坐下,任先生看到我們穿的單薄,就問身邊的同事,看看有壁爐的會議室是否空閑,如果空閑,我們轉(zhuǎn)場去那里,得到確認可以過去,任先生就帶著我們轉(zhuǎn)場去另一個會議室了。
令我驚奇的是,任先生自己開車做司機帶我們過去,我和姚老師都說,這是該是史上最貴的司機,坐在任先生親自駕駛的汽車上,更深地欽佩任先生,剛一見面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深深地折服,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領(lǐng)袖?!?/p>
講真,這段話本身問題不大,雖然略有諂媚。
我相信一個哈佛教授到微軟參觀,就算中間比爾蓋茨親自開車,也不至于讓他(她)“深深折服”。
當然考慮到咱們既往的等級觀,陳教授這么說并無不可,盡管這樣的表述也多少有些給她自己貼金的意思——你們看,任總都為我開過車。
我倒覺得任總在這個事里邊挺正常挺自然的,估計他也沒想那么多。
而如果這件事到此為止,也不失為一段“君臣相得”,哦不,“企業(yè)家尊重知識分子”的佳話。
但是,無利不起早,任總再禮賢下士,也不能直接沒事發(fā)錢給教授們啊,教授們還是得自己找錢,教授找錢的方式自然不能跟販夫走卒相比,他們是販賣知識的,這就需要更大的名氣。
2017年后,自媒體賬號”前華為人“演繹夸大,題目是:
《她的商界影響力媲美孫亞芳,遠超孟晚舟,任正非親自為她開車》,文末還顯示贈送陳春花《經(jīng)營的本質(zhì)》和《管理的本質(zhì)》詳細筆記。
后來被不少自媒體進一步演繹夸大,諸如“華為軍師陳春花”“華為海軍司令陳春花”“任正非不顧華為高管的反對,堅持自己駕車接北大女教授陳春花”“任正非親自開車接陳春花,卻遭對方直言:你的企業(yè)馬上面臨虧損”等。
更加驚悚的還有:
《任正非不顧高管反對,親自開車接一位女教授,說:這是我的榮幸!》《任正非給陳春花當司機,陳春花:任總,你的公司將面臨巨大虧損》《2016 年,任正非生涯首次給一個女人當司機》《中國首富三顧茅廬,任正非親自當司機,陳春花為什么能成為50 多家企業(yè)的座上賓?》《任正非親自當司機接送,華為女軍師陳春花的江湖傳聞》
這一通“傳播”走下來,陳教授儼然國內(nèi)企業(yè)管理學領(lǐng)域教母級存在,在華為和任正非的光環(huán)加持下,她的書和課大概率賣得不錯。
02
但昨天華為這一記悶棍,打得陳教授是措手不及,忙亂之下她也出了個聲明,聲明是這樣的:
1. 這些文章并非本人所寫;
2. 華為是本人的學術(shù)研究案例之一;
3. 本人已聘請律師就此類侵權(quán)行為追究責任。
這個聲明,或者說回應(yīng),其實寫得很不好。
因為第一,沒人說這些文章是陳教授寫的,大家也知道陳教授也沒這個時間。
第三條說到侵權(quán),拜托這些文章流傳好幾年了呀,您怎么現(xiàn)在才想起來自己被侵權(quán)了?侵啥權(quán)了?
如果說后面的自媒體尬吹,可能是自發(fā)撈流量的,那前面那個自詡“前華為人”寫的《她的商界影響力媲美孫亞芳,遠超孟晚舟,任正非親自為她開車》,文末還有贈送陳春花《經(jīng)營的本質(zhì)》和《管理的本質(zhì)》詳細筆記的,陳教授您要說跟自己一毛錢關(guān)系也沒有,就多少有些讓人尷尬了。
難道寫這篇文章的所謂前華為人,是您的粉絲加擁躉?否則怎么能這樣吹捧。您要追究他的責任,也不怕跟著混的小弟們寒心?
所以我說,這個聲明,沒意思極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追究那些寫吹捧文章的,那么你說追究又有啥意義呢,是不是忙亂之下沒來得及細想呢?
03
這個事充分說明,咱們的企業(yè)和知識分子啊,是既可以互相成就,又可能反目成仇。
要說關(guān)于陳教授的那一萬多篇文章對華為名氣的提升沒用,這對陳教授不公平;而要說任總接見陳教授的相關(guān)描述對陳教授沒拔高,這又明顯對華為和任總不公平。
本來是個雙贏的事,咋就搞成這樣了呢?
很簡單,因為一旦開始尬吹,很多事情就沒有盡頭了,而且吹著吹著,大概率會走樣乃至翻車。
從最早的題目,只是借著華為和任正非抬高陳教授,到后來越來越過分,仿佛沒有陳教授,華為就不知道怎么做企業(yè)。再之后,觀眾的閾值越來越高,恨不得馬上出現(xiàn)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只要她出手,就能為你解決一切經(jīng)營上的難題。
這種尬吹在早期可能對華為有正面作用,但吹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將心比心,如果你是任正非,你怎么想?
好歹我也是白手起家的商界大佬,一個無心的友善之舉被解讀成任正非離了陳春花就玩不轉(zhuǎn)企業(yè),還是那句話,換你,你怎么想?
我只能說,任總本人極有可能在最近看到了這些文章和標題,至于看到后的反應(yīng),那當然是非常生氣啊。
那對華為來說,他們能怎辦呢?去一個個找那些自媒體講理嗎?
不可能的,他們只能釜底抽薪,來一句我們跟陳女士沒關(guān)系,她不懂我們?nèi)A為了事。
結(jié)果這樣一搞,又輪到專家們寒心了,華為聲明發(fā)出后,知名財經(jīng)作家秦朔老師就發(fā)圈說:明明邀請過對方去交流卻說沒任何關(guān)系,把話講絕對了。
我能理解秦老師在這個時刻力挺陳教授,畢竟企業(yè)要這個玩法,以后“抬轎子”也有心理障礙了,萬一被吹捧的一方來一句:我們跟他沒關(guān)系。這臺沒法下??!
要我說,這個花花轎子人抬人的游戲,砸了也挺好。因為如果大家都沒有被捧著的需求,那像今天這樣的尷尬,就完全不會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