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7 18:36:09作者:未知
中國基金報見習記者 文夕
航空業(y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近日,多家航空上市公司披露中報預告,業(yè)績普遍虧損。其中中國國航、中國東航以及南方航空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虧都在百億元以上,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合計虧損預計超過457億元。
此外,包括春秋航空、華夏航空、吉祥航空在內的“非典型”或支線航空公司也均出現(xiàn)虧損,虧損額在10億元左右。
各家航空公司均把原因歸咎于疫情、油價、匯率。不過,進入7月以來,行業(yè)已經出現(xiàn)邊際改善跡象,市場預計上述三大擾動因素難以長久持續(xù),未來隨著供需關系改善,行業(yè)有望迎來超預期反轉。
疫情、油價、匯率成主因
15日,三大航空公司均發(fā)布業(yè)績預告。疫情、油價、匯率成為上半年民航業(yè)遭遇巨額虧損的三大主因。
其中,中國國航預計2022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185億元到210億元。中國國航表示,上半年受新冠疫情持續(xù)影響,全球航空業(yè)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fā),導致國內航線投入大幅減少;國際航線投入仍持續(xù)受限。油價攀升、匯率波動進一步加劇了公司效益改善的難度,主業(yè)相關投資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同樣受到影響。
而南方航空預計2022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102億元到121億元。南方航空表示,由于國內民航業(yè)受疫情反復、油價高企、人民幣貶值等多重沖擊影響。2022年上半年公司運力投入和收入客公里同比分別下降34.3%和42.6%,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4.8%和64.8%。
中國東航則預計2022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170億元至195億元。中國東航表示,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沖擊,民航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民航運輸生產跌入低谷,運輸總周轉量293.4億噸公里,為2019年同期46.7%,旅客運輸量1.18億人次,為2019年同期36.7%。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東航總部上海經歷了疫情沖擊的嚴峻挑戰(zhàn)。該公司同時表示,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等,也進一步加重了公司的成本壓力。
上述三大航企上半年虧損額總計約為457億元至526億元。除了三大航空公司外,春秋航空也預計虧損12億元-13億元;而吉祥航空預計虧損16.2億元-19.2億元,同比轉虧;華夏航空則預計上半年虧損8.5億元-10.5億元。
機場上市公司大面積虧損
國家民航局近日透露,上半年全行業(yè)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分別同比下降37.0%、51.9%、17.9%,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6.7%、36.7%、87.5%;全行業(yè)飛機日利用率為4.4小時,較去年同期下降2.9小時。
光大證券一份研報也表示,在疫情、油價、匯率的三重打擊下,上半年民航業(yè)虧損高達1089億元,創(chuàng)下民航業(yè)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金額。
上半年,不僅是航空公司業(yè)績受到三大因素嚴重波及,機場上市公司也未能幸免。深圳機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6億元至6.3億元;白云機場也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66億元至5.70億元;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上海機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2.3億元至12.9億元。除廈門空港上半年實現(xiàn)小幅盈利外,其余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值。
下半年能否業(yè)績反轉
盡管上半年業(yè)績普遍遇冷,但市場正積極尋找行業(yè)拐點。
事實上,隨著國內疫情緩解,7月以來航空業(yè)也迎來邊際改善。民航局披露數(shù)據(jù)顯示,進入暑運以來,7月4日至7月10日一周內,客運航班量達到7.1萬班,環(huán)比增長12.1%,較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旅客運輸量為738萬人,環(huán)比增長13.8%。其中7月8日、10日,單日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約64.5%。
民航局日前為三大航企各爭取注資30億元,為首都機場集團注資20億元,預撥首批國內客運航班中央補貼資金32.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初,南方航空、中國國航和中國東航先后公告,擬合計購買292架空客A320NEO客機,總價為372.57億美元。
海通證券指出,航企采購飛機主要是為了提前低成本布局疫情后的市場,彌補飛機退出的缺口。20-22年前五個月三大航司飛機數(shù)量低速增長已成事實,預計23-25年依舊維持較低速增長。各航司當前下訂單是基于民航市場在疫情后恢復可期,且長期對民航內生需求增長的信心。
而對于油價以及匯率因素,中泰證券方面認為,上述兩種擾動因素高位且波動劇烈,長期走高不具備持續(xù)性,航空基本面依然是板塊投資的最主要矛盾。此外,民航局方面也表示,將協(xié)調國產航油出廠價格階段性讓利,降低航油進銷差價,預計全年可為航空公司降低燃油成本33億元。
中泰證券認為,高考結束后,暑運旺季有望催化航空出行需求集中釋放。航空弱需求邊際改善確定性較強,需求底部二季度已現(xiàn),國際國內都將迎來需求快速反彈,三季度航空復蘇或超預期
另外,市場對航空機場疫后復蘇有著類似預期。國海證券認為,目前該板塊估值仍處底部,雖然國際航班已經開始有序增班恢復,但還處在向上斜率很小的階段。機場板塊存在確定性估值修復機會,長期邏輯清晰。盡管經營在疫情持續(xù)沖擊之下面臨較大壓力,但一線機場作為中國民航業(yè)優(yōu)質核心資產,其匯聚高端流量的平臺屬性沒有改變。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chuàng)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lián)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