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許家印沒干成的事,廣汽埃安就要實現(xiàn)了

        更新時間:2022-07-20 13:05:56作者:佚名

        許家印沒干成的事,廣汽埃安就要實現(xiàn)了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張曉玲

        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正在上演的造富故事,像極了地產和互聯(lián)網(wǎng),資本涌入、規(guī)模擴張、分拆上市、市值飆漲,但速度卻更快了。

        特斯拉、比亞迪沖上萬億市值,傳統(tǒng)老牌車企也不甘落后,它們或是轉型電氣化,或是分拆新業(yè)務上市,都是為了趕上這一波熱潮,不變成“下一個諾基亞”,然后繼續(xù)在未來新世界切到屬于自己的蛋糕。

        繼大眾(計劃)分拆保時捷、恒大分拆恒馳汽車,比亞迪分拆弗迪電池之后,廣汽集團也要分拆旗下電動車業(yè)務上市了,還是在科創(chuàng)板。

        7月18日,廣汽埃安宣布,A輪引戰(zhàn)增資在廣東聯(lián)合產權交易中心開始預掛牌。這是在今年3月引進部分戰(zhàn)略投資者、改革激勵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融資,改進股東架構的舉措,也是為IPO做準備。

        廣汽埃安對華爾街見聞稱,預計將于今年三季度完成該輪融資,如果綜合條件允許,埃安或將于明年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

        若推進順利,埃安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chuàng)板的新能源車企,且市值很可能在千億以上,這是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最想干卻沒干成的事。兩年前,恒大計劃分拆恒馳汽車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估值6000億,可惜隨著恒大陷入資金困局,這個事情就被擱置了。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板塊的王牌,廣汽對埃安寄予了厚望,希望它挑起集團轉型和尋路未來的大梁。

        在自主品牌新勢力中,埃安的銷量不錯。據(jù)廣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6月,廣汽埃安錄得銷量10.03 萬臺,同比增長 134%,在乘聯(lián)會上半年新能源品牌銷量榜中位列第五,排在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奇瑞之后,超越了蔚小理。

        并且,這家新勢力還在快速生長。7月18日,廣汽集團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表示,埃安目前標準產能達20萬輛/年;第二工廠預計四季度建成投產,屆時整體產能將達到40萬輛/年。

        廣汽集團總經(jīng)理馮興亞透露,廣汽集團 2022 年產銷目標是同比增長 15% ,預計主要增量來自于自主品牌特別是埃安的銷量;到2025 年,要實現(xiàn)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銷量占比 50%。

        但和其他新勢力一樣,埃安目前也難逃虧損的命運。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1年,廣汽埃安分別錄得虧損6.21億元、6.88億元、13.8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26.97億元。

        但在當下互聯(lián)化的新能源浪潮中,用戶、流量和銷量是投資人的主要考量,有不錯的銷量支撐,廣汽頗為自信地為埃安選擇了科創(chuàng)板,這個一年捧出300位億萬富豪的“俱樂部”。

        當前,A股新能源產業(yè)鏈已經(jīng)產生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萬億公司,長安汽車、小康股份市值也超過了千億,市場對于廣汽埃安的融資規(guī)模和估值,也格外關注。

        雖然埃安沒有透露相關信息,但在4月份財報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提到,“預計9月完成A輪融資,目前潛在投資人、機構超250家,預計選擇30家,用30%的股權換500億元融資,或將全部投入到研發(fā)中。”
        若據(jù)此推算,30% 股權換 500 億元資金,廣汽埃安對應的估值或將高達 1666.7 億,參照廣汽集團7月19日收盤的1644億元市值,這相當于分拆再造了一個廣汽。
        這個造富故事頗像地產公司分拆新業(yè)務如物業(yè)等上市,子公司市值也逼近或超越母公司了。

        分拆上市對廣汽埃安而言,能脫離體制的束縛,在資本市場吸收更廣更多的資金和資源,以對抗新能源車行業(yè)殘酷的淘汰賽。

        但埃安的對手們也不少。此前,包括恒大汽車(恒馳)、威馬、極氪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曾計劃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雖然因為上市門檻高、條件苛刻等原因,未能如愿,但他們沖擊上市的計劃并沒有改變。

        更多的新能源概念股也要分拆上市。6月29日,上汽集團公告稱,去年從集團分拆獨立的燃料電池公司“捷氫科技”已申請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上交所予以受理并進行審核。
        更早前在2018年10月,長城汽車就轉讓了旗下蜂巢能源的全部股份實現(xiàn)分拆,至今蜂巢能源已完成多輪融資,成長為國內動力電池品牌的TOP10。
        同年,長安新能源也從長安集團的體系中拆分獨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彼時就曾指出,之所以把新能源板塊獨立打造,是想借助外來資本,這樣能夠降低風險并保證資源充足。

        在新能源產業(yè)的下半場中,速度和規(guī)模是生存的基礎。王傳福直言,“現(xiàn)在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br/>借著資本的東風,傳統(tǒng)車企能否順利轉型,已然成為其未來盛衰與否的一把標尺。這樣的分拆上市造富故事還會不斷上演,但最終,市場會留下那些真正擁有理念、技術、產品和生態(tài)競爭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