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8 10:31:53作者:未知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高考永遠是那樣“神圣”。
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表面上只是一所大學,實則影響的是整個人生,因為校方提供的資源、氛圍、環(huán)境、設備等等,助力著學生未來發(fā)展。
古代有無數(shù)懷才不遇的才子,在詩文中抒發(fā)自己的抑郁愁苦,成為一段又一段佳話被人們廣為傳頌;
如今有了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舞臺,許多孩子卻不知道珍惜,為什么要放棄這次機會?
很多孩子認為人生絕不止高考一個途徑,這毋庸置疑,但你努力之后就能看到曙光的康莊大道,權衡利弊哪個更容易?
人永遠都是如此,等你真正領悟到高考重要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
越來越多的勸誡下,許多孩子慢慢感受到了壓力,尚未高考時就已立下了雄心壯志,比如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等。
河南考生馮華毅恰是其中一者,第一次高考中摘得了650分的成績,遺憾的是沒能圓夢。
骨子里的不服輸在鞭策著自己,馮華毅最終選擇了復讀,他后來考了多少分?
選擇復讀
說實話,650分沒能考上北大清華,選擇985或者211也不錯,高考本來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更何況是在河南考軍隊伍中。
然而,馮華毅卻不這樣想。
寒窗苦讀了十幾年的時間,終于到了圓夢的最佳時機,就這樣與夢想失之交臂,換做誰內心都會有所不甘。
馮華毅的家庭條件很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家中一共有三個孩子,他是家中的“老小”。
人們常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馮華毅的大姐在福建華僑大學就讀,二姐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這是不是也算一種傳承?
全家人都將關愛給予了自己,那就不能辜負期望。
馮華毅高三一年每天只睡六個小時,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好不容易要熬出頭了,沒想到孩子選擇了復讀。
他們想勸又沒辦法勸,畢竟孩子都做出了這種決定,作為“旁人”又怎么去左右?
接下來的時間里,馮華毅提前調整學習狀態(tài),將原來的6個小時睡眠時間再次縮減,每天早上騰出一個小時時間強化弱科英語,晚上半個小時用以錯題的復習。
學習最需要的就是針對性,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馮華毅看來是做足充分的準備。
在老師的幫助下,馮華毅為自己制定了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刻苦用功同時不會影響到個人身體,否則得不償失。
時間過得很快,馮華毅頂住復讀壓力,6月份從容地走向了考場,因為自己真的努力了。
這一次馮華毅沒有任何失誤,語文132分、數(shù)學147分、外語141分、綜合254分,總分來到了674分,可謂十分喜人。
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馮華毅如愿被北京大學錄取,班里的同學紛紛調侃打趣:到時候飛黃騰達了可別忘了我。
出現(xiàn)意外
本以為能夠和全家人一同分享喜悅,沒想到一個噩耗突然傳來——父親重傷昏迷。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5月份,馮華毅的父親在建筑工地施工時,被塔吊從二樓“掃了”下來,如今已經(jīng)昏迷了將近兩個月時間。
為了不影響馮華毅參加高考,全家人將消息保密。
我無法想象他在得知這個消息時的心情,恰好通知書送達時有隨行記者,便對馮華毅進行了采訪,鏡頭面前的他不斷自責。
“如果自己能夠不復讀,父親就不會去工地打工,更不會有這次意外”,馮華毅用雙手瘋狂地錘墻。
經(jīng)了解,馮華毅父親的疾病已經(jīng)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親戚朋友們能借的已經(jīng)借遍了,腦部治療飽受還需要15萬左右的醫(yī)藥費。
誰都希望夢想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記者決定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動員進行募捐。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士就籌集到了13萬的善款,用于父親后續(xù)的治療;北京大學得知馮華毅的情況后,特意為他減去了學費,全家人在鏡頭面前留下了眼淚。
一個禮拜后好消息傳來,長時間昏迷的父親終于蘇醒,至于什么時候能夠出院,還要看接下來的病情走向。
再次面對媒體采訪時,馮華毅臉上多了些許疲憊,他的內心沒有別的想法,唯一的奢求就是希望父親可以早已蘇醒。
至于自己的未來,馮華毅表示在自己有能力時,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笑侃人世間
挫折是枷鎖,可它沉重的負擔只是為了提醒我們生命的存在,從而促使我們不斷前行。
馮華毅遭遇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痛苦,無形中也對他是一種鞭策。愿接下來的生活中,他會以此為基石,迎難而上,相信多年后的馮華毅會感謝這次命運所給予自己的“財富”。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經(jīng)過磨難的好事,會顯得格外香甜。
人生像是一場旅途,荊棘必然會出現(xiàn),坦然面對所有不公,等來的必然是花開花獻的美好。磨難是漆黑深夜之后的黎明曙光,磨難是辛勤耕種之后的累累碩果,人世間真理無不是此。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