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05 19:40:19作者:未知
2010年,一則“北大數(shù)學天才出家當和尚”的爆炸性新聞轟動了全國。
這位天才叫柳智宇,18歲就在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中,以唯一的滿分獲得金牌。
后來他被北大四大瘋人院之一數(shù)學院錄取,畢業(yè)后又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以高額獎學金招入。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數(shù)學界又出了一顆新星時,柳智宇卻做出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出家當和尚。
如今12年過去了。
近日,一條“北大數(shù)學天才柳智宇下山還俗,主動要求降薪至2萬”的新聞,沖上了熱搜。
當初寧愿放棄大好前途,也要出家的柳智宇,現(xiàn)在為何又肯還俗了?
在他的身上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資料圖
打小,柳智宇就顯得與眾不同。
1988年,柳智宇出生在湖北武漢,媽媽是工程師,爸爸是物理老師,柳智宇完美地繼承了父母的優(yōu)秀基因,天生聰明好學。
太過聰慧的人,往往顯得格外孤獨。
當別的孩子還在四處捉迷藏、玩沙子的時候,柳智宇卻時常自言自語:“沒意思?!?/p>
“那什么才有意思?”每當聽見小小的人兒總是唉聲嘆氣,奶奶時常打趣他。
柳智宇嘆了口氣,他也不知道什么才有意思,只是覺得生命里似乎缺少了什么。
不能和同齡人打成一片,柳智宇只能埋頭學習。
資料圖
從上小學開始,柳智宇就顯示出了驚人的數(shù)學天賦。
那時候學校的各種數(shù)學競賽,只要有柳智宇在,第一名就非他莫屬,人們稱他為“神童”。
拿的獎牌多了,無敵讓“神童”柳智宇更覺寂寞。
性格孤僻的柳智宇和周圍的同學關系冷淡,他只能繼續(xù)寄情于學習。
2004年,柳智宇干了一件“大事”——舉報自己。
雖然柳智宇各科成績都很好,但體育卻一塌糊涂,每次體育課,別的同學已經跑了1000米,柳智宇卻連500米都還沒有跑完。
可沒想到,中考成績出來后,柳智宇的體育成績卻是整個班級最高的。
柳智宇有些恍惚,他想起考試前,體育老師悄悄對他說的一句話:“你別擔心,一切有我!”
原來……
資料圖
面對同學異樣的眼光,無奈、失望、氣憤的情緒將柳智宇包圍了。
柳智宇毫不猶豫地給教育局寫了一封信,舉報了自己的體育老師,同時也把自己給舉報了。
這件事對老師的處理結果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柳智宇順利進入了湖北頂尖高中——華中師大一附中。
在別人眼里,柳智宇只是有些“不懂事”,但通過這件事,柳智宇似乎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起外界的虛榮,內心的安寧和平靜,才是柳智宇最看重的。
上了高中后,柳智宇的數(shù)學天賦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他的高中老師曾經夸贊柳智宇,是他見過最最聰明的孩子。
2005年,17歲的柳智宇,第一次參加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循環(huán)賽,就為中國拿下一枚金牌。
超人的天分,穩(wěn)定的發(fā)揮,讓柳智宇入選了數(shù)學奧賽國家隊。
為了在競賽中,獲得好成績,華師大附中專門為柳智宇量身定做了魔鬼般的訓練。
日復一日的做題,日復一日的考試、選拔,讓柳智宇異常疲憊。
時間長了,柳智宇的眼睛出現(xiàn)不適,時常酸脹和發(fā)澀,后來甚至出現(xiàn)了幻象,但是父母和老師似乎并不關心這些,他們只是一再地告訴柳智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p>
柳智宇終于忍不住了,他找到校長,提出要退出比賽,柳智宇說:“是你們一附中需要那塊金牌,不是我?!?/p>
確實,華師附中太需要柳智宇這塊金牌了,華師附中雖然是一所名校,但建校至今,還沒有拿到一塊奧賽金牌。
柳智宇身上,承載了所有人的希望。
一聽柳智宇要退賽,校長連忙找來輔導老師,在大家的勸說下,柳智宇才勉強同意繼續(xù)訓練。
柳智宇似乎早早地看透了很多,只是在他那個年紀,他想要的還沒有能力去爭取。
資料圖
2006年,18歲的柳智宇和其他選手一起征戰(zhàn)地47屆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
在競賽中,柳智宇不負眾望,以滿分的好成績?yōu)橹袊靡幻督鹋啤?/p>
他在比賽中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也獲得現(xiàn)場評委們高度好評。
同年,天才柳智宇被保送到北大數(shù)學系。
但是,進入北大的柳智宇,活得并不快樂。
站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柳智宇時常問自己:“是不是學好了數(shù)學,就能解決人們的煩惱,讓人們內心安寧平和了?”
答案顯然是不能,但是,什么才能呢?
沒事在校園里晃蕩,柳智宇偶然間看見了學?!岸U學社”的招新啟事,柳智宇內心似乎被什么觸動了,他走上前去,報了名。
當時的柳智宇還不知道,這個偶然的決定,會將他人生的走向,完全拉離預定軌道。
在禪學社,柳智宇第一次接觸到了佛家思想。
柳智宇聽著老師和師兄師姐講解佛理,有一種“相識恨晚”的感覺。他的內心逐漸明朗起來。
大二那年,柳智宇跟著一位學姐去北京西山的龍泉寺做義工,寺廟清幽寧靜,時不時有僧侶排列整齊地緩緩走過,柳智宇見了,異常向往。
資料圖
“我也想和他們一樣,”柳智宇艷羨地對同行的師姐說。
師姐一聽,打趣道:“你要是真和他們一樣,可就不能談女朋友了喔!”柳智宇聽后,淡淡一笑,不再出聲。
多年后回望這一刻,柳智宇才發(fā)現(xiàn),命運是多么玄妙。
之后,柳智宇雖然回到課堂,繼續(xù)攻讀學業(yè),但學習之余,他也開始頻繁地到寺廟里做義工,并結識了很多高僧,這其中就包括“賢慶法師”——鄧文慶。
鄧文慶也北大畢業(yè),曾就讀于哲學系。畢業(yè)后,鄧文慶瞞著家人,到福建莆田的廣化寺削發(fā)為僧,2006年,鄧文慶來到龍泉寺修行。
也許是命運使然,2008年,當柳智宇到龍泉寺做義工時,與鄧文慶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此時的柳智宇,已經做好打算要效仿鄧文慶,出家為僧。
資料圖
只是,他還不能走,他還沒有給父母一個交代。
為了讓父母安心,也為了自己的面子,“不能讓人覺得我是在北大混不下去了,才去出家”,柳智宇在母親的陪伴下,申請了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生。
麻省理工對這位“數(shù)學天才”非常歡迎,因為擔心柳智宇被別的學校搶走,麻省理工為柳智宇提供了每年高達7萬美金的獎學金。
要知道,美國的中產家庭的年收入也就在4到12萬美金之間,一年7萬美金,足見麻省理工求賢若渴。
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柳智宇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麻省理工拋來的橄欖枝,背地里卻悄悄給麻省理工的教授發(fā)了郵件,表明自己不會前去就讀。
2010年夏天,當柳智宇的父母早早地為兒子準備好了行李,打算將他送進麻省理工大學時。
他們突然從媒體那里得到消息:兒子柳智宇“已經出家,當了和尚”。
年過半百的二老從武漢急匆匆趕到北京,尋到西山之上,扣響了龍泉寺的大門,他們誓要將兒子帶回去。
然而,身心俱疲的老人只得到兒子托人帶出來的一句話:“不便見人,一切隨緣”。
從此,人世間少了“數(shù)學天才”,多了一位法號“賢宇”的大師。
初入寺廟,一切皆簡。
每天日復一日的學習、打坐并沒有讓柳智宇覺得枯燥乏味,相反,柳智宇在大量的佛教典籍中,尋到了內心的豐盈。
資料圖
看見柳智宇癡迷佛學,龍泉寺的主持交給了柳智宇一個重任,整理佛教律宗典籍。
于是,從2013年開始,柳智宇就輾轉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尋找四處散落的典籍,然后整理校勘,為了將32本律典完美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柳智宇幾度累暈在書籍前。
經過2年沒日沒夜的努力,2015年,《南山律典校釋》終于出版。
但柳智宇沒想到,這部耗費了他多年心血的典籍,署名里竟然只有龍泉寺主持,柳智宇師父的法號——“學誠法師”。
面對柳智宇的質疑和憤怒,這位“高僧大德”淡淡地說:“出家人,不應以名利為計?!?/p>
但是,柳智宇做不到。
原以為,只有俗世中才有骯臟事,沒想到,佛門也并非凈土,柳智宇心中的信念開始動搖。
出家后,柳智宇與父母之間,已經開始和解,找到了讓彼此舒服的相處方法。
柳智宇在母親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心理學。
隨著對心理學研究的深入,柳智宇驚喜地發(fā)現(xiàn),心理學和佛學其實是相通的。
于是,柳智宇開始將佛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研究,他稱之為“生活中的心理學”。
為此,他還考取了心理咨詢師執(zhí)照,并在網上開通了“心理咨詢”業(yè)務。
“互聯(lián)網”“心理咨詢”,這一切,看起來不像僧人所為,但卻為柳智宇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資料圖
2018年8月,柳智宇的師父“學誠法師”,被爆出各種丑聞,隨即被免去了一切職務,龍泉寺也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此時,柳智宇心中的信念,已經完全崩塌。
在龍泉寺出家為僧8年后,柳智宇決定——下山。
上山只為信仰,下山亦是。
初下龍泉寺,柳智宇度過了一段痛苦而艱難的時光。
柳智宇曾想去別的寺廟繼續(xù)修行,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寺廟,他只能靠著一些居士的經濟幫助,勉強度日。
進入塵世久了,柳智宇長時間找不到落腳的寺廟,而他也不好意思繼續(xù)在居士們的資助下生活了。
苦悶之余,柳智宇繼續(xù)重拾心理學。
為了養(yǎng)活自己,柳智宇開始在網上推出“佛系心理咨詢”。
資料圖
原本柳智宇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因為他的行為在佛家眼里是“離經叛道”的,但柳智宇還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讓柳智宇沒想到的是,網絡咨詢一開通,就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人們稱柳智宇為“佛門心理大師”。
一邊是佛門修行,一邊是俗世的牽絆,柳智宇一直是分裂的。
要不要還俗?柳智宇無數(shù)次的問自己。
今年春節(jié),柳智宇在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后,終于決定還俗了,他給父母、朋友廣發(fā)消息,他要重入俗世了!
當脫下僧袍的那一刻,柳智宇感覺“輕松自如,云淡風輕”。
其實,穿不穿僧袍不重要,只要愿意,這世間處處是修行。
今年5月,為了更好地推廣“佛系心理咨詢”,柳智宇與著名心理咨詢機構“華夏心理”聯(lián)手,創(chuàng)辦了“華夏心苑”事業(yè)部,致力于培養(yǎng)心理咨詢師。
當華夏心理的負責人找到柳智宇的時候,給柳智宇開出了月薪3萬的工資。
但被柳智宇一口拒絕了,他說,他不打算買房買車,也不想結婚生孩子,要那么多錢也沒用。
在柳智宇的堅持下,華夏心理最終決定給柳智宇月薪2萬。
現(xiàn)在,柳智宇帶著一個十幾人的團隊,進行心理學課程的開發(fā)。
他說他要帶領大家“獲得精神和經濟上的自由”。這也是柳智宇一心追求的,精神自由,渡人渡己。
資料圖
還俗的“賢宇大師”,如今成了“老板”柳智宇。
同事們都說柳智宇平易近人,好相處,是個有魅力的人。他甚至還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動畫片。
柳智宇也跟普通人一樣,會有事沒事拿出手機,發(fā)個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他的日常。
如今,柳智宇也有了現(xiàn)實的無奈,對記者感慨說,創(chuàng)業(yè)后不得不面臨的,就是加班。
柳智宇在俗世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遙想當年18歲的柳智宇,在取得奧賽金牌時,有一個德國少年皮特·舒爾茨,獲得了亞軍。
2018年,正當柳智宇離開寺院時,這位昔日手下敗將,卻一舉拿下了菲爾茨獎,那可是“數(shù)學界的諾貝爾獎”。
得知這一消息時,不知柳智宇會作何感想?
從“數(shù)學天才”到“佛門高僧”再到“心理大師”,柳智宇說:“不管是出家還是還俗,其實我都在追尋一個生命的答案?!?/p>
柳智宇的前半生都在尋找,我們不知道如今的他是不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參考資料:
九派新聞 《北大數(shù)學天才柳智宇回應下山還俗:致力搭建心理咨詢師的閉環(huán)生態(tài)》
搜狐新聞 《龍泉寺主持談北大天才出家:世人觀念有待轉變》
龍泉寺 《龍泉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