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11 10:31:27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重慶城口縣沿河鄉(xiāng)北坡村,一個你大概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地方。
村里有個讀小學的男孩,是個留守兒童。
沒上過學前教育,成績很差,生活習慣也差,性格更差。
動不動就哭,不會與人交流,語文數(shù)學都只能考幾分。
直到一年前,一個23歲的年輕老師,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里。
在觀察他一段時間后,老師突然明白:這樣的孩子,缺的不是一位老師,而是一個朋友。
老師開始抽出很多時間,陪男孩玩耍,為他補課。
在男孩第一次考試及格后,老師特地買了水果飲料,為他辦了一個小小的“及格儀式”。
一天一天,男孩變了。
小小的山村里,少了一個內向寡言、愛哭鼻子發(fā)脾氣的男孩,多了一個奔跑在操場、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少年。
這個我在B站上看到的老師,名叫余盟。
明明考上985大學的研究生,卻休學一年,跑去山旮旯里支教。
大山里師資有限,他成了10個孩子的全科老師,數(shù)學、語文、道德法制、美術、籃球......一周要上32節(jié)課。
很累,他卻說,自己在做一件很浪漫的事。
當他看到男孩的變化時,意外又欣喜:自己只是無心插柳,柳竟成蔭了。
可我明白,他所做的這些,對一個農村男孩來說意味著什么。
一個老師,教過的孩子千千萬,可能很難每個都記住。
但孩子的世界很小,老師的一點關注,就能夠讓他意識到自己并沒被世界遺忘。
就像今天刷B站時,看到一支獻給教師節(jié)的短片《送月亮的人》。
短片里羅翔老師說:做老師,就像月亮反射太陽的光一樣。
的確,老師們把智者的知識傳授給我們,把世界的善意傳遞給我們,就像月亮溫柔地折射出光芒,投向每一個孩子。
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束光,足以照亮一段長長的路。
我深深被短片里老師們的溫柔所感動,也推薦給每個朋友看一下。
我相信,或許很多年后,這個男孩仍會感激余老師為他所做的一切。
因為我,也曾是一個被老師照亮的孩子。
01
如果你看到15歲的王耳朵,你一定不會欣賞他。
我生長在山村,從小接觸的人,不是農民,就是農民的孩子。
農村上小學,老師教拼音,都帶著濃重的口音。
我沒去過什么興趣班、夏令營,也習慣了初中三年,住校吃的都是辣醬配米飯。
所以當你看到15歲的我,只會看到一個面黃肌瘦、連普通話也講不好的少年。
而當這個少年考上了縣城的高中,情況更糟了。
那是我頭一回看見好幾層高的大樓,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傳說中的T恤衫有那么多花樣。
原來同學腳上時尚的球鞋,要好幾百一雙。
原來放假和爸媽去旅游,可以花幾千塊買機票。
我想起我從村里來縣城的大巴車票,17塊錢。
我突然發(fā)現(xiàn),從眼界到條件,自己都處處透著一絲可笑。
偌大的校園里,我甚至不敢交一個朋友,只怕我一開口,別人就會嘲笑我在說方言。
我開始厭學,成績一落千丈。
可就在那個時候,一個老師看到了落魄又孤僻的我。
我至今記得那位戴著眼鏡、上了年紀的語文老師,當著全班面贊許地朗讀我作文的樣子。
又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了聲:繼續(xù)努力。
就在那天,一個少年幼稚卻無比重要的自尊心,第一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我也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比別人強的、值得肯定的地方。
從那之后,我常去圖書館借文學書,賣力堅持寫文章,有時甚至只是為了得到他的一句表揚。
以至于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成為我謀生的一份能力。
哪怕20年后,每當我有自我懷疑,也會想到那個被人賞識過的,熠熠生輝的瞬間。
是的,從一個山區(qū)孩子,到今天的王耳朵,我走了很長的路,才走到你們面前。
但如果沒有當初那位老師,我的人生也許是另一番暗淡的模樣。
這是我最大的幸運。
02
其實像我這樣普通乃至卑微的孩子,太多了。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一身泥濘地出生,拼不得家境,拼不得眼界,乏善可陳。
在這樣混沌成長的路上,一位好老師的影響,真的比他們自己想象得大。
有個叫@零1990的網(wǎng)友說過自己的故事。
中考那年,父親查出了肝癌。
她攥著自己超過省重點中學60分的成績單,淚如雨下,她知道,為了看病,家里已經(jīng)沒有錢供自己讀書了。
沒想到班主任跑來告訴女孩,那個中學答應免學費了。
“你只管讀書,其他不用管。”
女孩這才去讀了書,高中三年,沒交過一分錢,畢業(yè),上大學,工作,過得越來越好。
后來她才知道,學校根本沒有免學費,那三年的錢,有企業(yè)老板捐助,是班主任求爺爺告奶奶為她爭取來的名額。
女孩說:“沒有他,我不敢想象我原本的人生。”
原來老師的一句話,足以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
莫言也曾寫下自己的年少時光。
他小時候,調皮搗蛋,所有老師都說他已經(jīng)壞得不可救藥。
但突然有一天,有人開始夸他:原來你品質是很好的。
他才知道,原來是有個年輕的王老師,某次午休時看到他提著鞋光著腳,小心翼翼生怕吵到睡著的同學。
于是在辦公會上,當著所有老師的面說他其實是個很善良的孩子。
并且此后,處處為他說話。
莫言感動不已。
但后來他輟了學,回家放牛、打零工。
當他在散工的路上遇到王老師,只覺得羞愧難忍。
王老師卻什么也沒說,騎著當時很寶貴的自行車,一點也不心疼地,載著他騎十幾里路回家。
那段路,莫言記了一生。
原來老師的一個舉動,足以溫暖一個孩子的童年。
華坪縣的大山里,很多年前,女孩的命運早早被寫定。
小學、初中都讀不完,不是被迫嫁人,就是被迫干活、打工,為家里的兄弟掙錢。
年輕的她們,會背上好幾個孩子,一輩子走不出山村。
是張桂梅老師,騎馬、騎牛、坐摩托車,翻山越嶺到一個個女孩的家中,和大山搶人。
“這個孩子我是一定要領走的,一定要讓她讀書。沒錢了我們一起想辦法?!?/strong>
把女孩摟在懷里,寬她的心:
“你就安安心心讀書,我供你?!?/strong>
她告訴每個女孩,要“向前跑,跑起來,別回頭”。
她讓她們明白,自己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那些靠知識走出愚昧的女孩,成了老師、警察、醫(yī)生、律師......她們飛出大山,跳出輪回,看見了活著的無限可能。
原來老師的一雙手,足以高高托舉起一個個人生。
太多以為自己被世界遺忘的孩子,正被一位好老師照亮。
那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了繩子,井里的人終于看到了天空,拼命往上爬。
03
多少普通的孩子,像我、像他們一樣,在年少時被這樣照亮。
遇到一位耐心、溫柔的好老師,一個迷失了方向的靈魂,便被喚醒。
遇到一位負責、善良的好老師,一個陷入生活泥沼的身軀,便被拉起。
還有更多老師,兢兢業(yè)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
遇到這樣睿智、博學的好老師,一雙雙懵懂迷茫的眼睛,也將擁有探索世界的勇氣。
疫情這幾年,網(wǎng)課流行,我也時常在B站上聽課。
意外地,遇見不少對我影響很深的老師。
當我在B站看楊寧老師的文學理論課,聽到他說“你是否看到一只雞”的故事。
這個小故事說的是一位導演,把一支表現(xiàn)大城市繁華的影片給非洲土著看,結果非洲土著看完之后都在討論一只雞,但是導演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的自己電影中竟然還出現(xiàn)了的雞。
我這才醍醐灌頂?shù)孛靼?,什么叫夏蟲不可語冰,人和人之間的分歧,其實都是因為認知的差異。
我們眼中都有自己看到的那只“雞”,那是我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結構、人生經(jīng)歷。
作為中文系的年輕講師,他講著聽起來就很枯燥的康德、維特根斯坦,卻有趣得讓人著迷。
聽他課的,有英語系、法律系、數(shù)學系的。
甚至一個數(shù)年前大學畢業(yè)的人記滿了一本半筆記,特地發(fā)帖感謝楊寧,“拓寬了我的生活邊界”。
我還時常去B站聽沈奕斐老師的社會學課。
很多時下熱議的社會話題,沈老師都會用社會學的獨特視角帶我們看待,經(jīng)常叫我茅塞頓開。
比如曾經(jīng)爭議很大的“防止男性女性化”問題。
沈老師說,規(guī)定男性必須“陽剛”,防止男性變得“陰柔”,反而會加劇性別歧視。
女性為什么不可以被形容為“強壯有力”,男性為什么不可以變得“溫柔體貼”?
畢竟,“美好品質是不分性別的”。
還有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老師。
她在B站開起視頻課,和在北大上課一樣。
從不用講義和PPT,卻能用語法連貫語義精準的長句,速記整理出來基本上無需校訂修改,就是一篇完整深入的學術文章。
聽她的課,我常常和彈幕一起,討論大數(shù)據(jù),討論短視頻與電影,討論女性主義。
戴老師會提出問題,也給出角度。
循循善誘,總能給我?guī)硪环N新的思考方向。
當然,還有羅翔老師。
“低級的快樂來自放縱,高級的快樂來自克制?!?“沒有感性的理性是冰冷的機器;沒有理性的感性則是狂熱的激情。” “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blockquote>在B站聽他的課,何止在學法律,精神上更是收獲頗豐。
經(jīng)常聽到有人嘆息:很遺憾,讀書時沒有遇到很好的老師。
的確,能遇到一個喚醒、鼓舞你的好老師,是極大的幸運。
而聽名師講課,原本更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機會。
可現(xiàn)在,連上網(wǎng)絡,打開手機,屏幕那頭,一個個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句一句,那么親近。
04
當老師辛苦嗎?太辛苦了。
我常在B站看到老師們的日常,備課、上課、批作業(yè),忙得暈頭轉向,嗓子常年都是啞的。
遇上調皮的孩子,斗智斗勇也是家常便飯。
還有大雨滂沱,背生上學的老師、校長。
利用自己的私人時間為學生補課的盡責老師。
多少個日夜伏案桌前的廣大一線教師....
可為什么教育這條路,他們始終堅持?
如同支教老師@加加夕 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詩:
“如果我能幫助一顆心免于哀傷,平息一種酸楚,幫助一只昏蹶的知更鳥,重新回到巢中,那么我就不虛此生。”
每個孩子幼年時,總是看不清腳下的路,不知道自己應該往哪走,遇到了問題更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師,就像是朦朧中的燈塔。
他們教給我們善良,我們才懂得如何釋放自己的善意;
他們教給我們奮斗,我們才懂得努力打破命運的桎梏;
他們教給我們知識,我們才會用智慧面對生活的刁難…
聽過很美的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
不管你來自城市或農村,貧窮或富有。
成長路上,都愿能遇到一位好老師,因他們的努力和愛,喚醒心中那顆沉睡的種子。
9月10日教師節(jié)。
謹以此文,感謝每一位愛孩子、負責任的老師。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品讀中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