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5:49:20作者:佚名
(觀察者網訊)“我說過,而且我們堅持認為,與中國的關系仍將艱難?!?/p>
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23日宣誓就任第31任總理后不久,就瞄準中國稱,澳中關系仍將“艱難”。他甩鍋中國稱,“改變的是中國,而不是澳大利亞”。
路透社報道截圖
21日晚剛在澳大利亞大選中力壓莫里森獲勝,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23日便馬不停蹄宣誓就任總理。
阿爾巴尼斯承諾將開啟“變革之旅”,以應對氣候變化、生活成本上升和不平等問題。“我想抓住塑造變革的機會,以便帶領人們一起踏上變革的旅程。我想把這個國家團結起來?!?/p>
談及中澳關系,阿爾巴尼斯在就任后不久的媒體簡報會上稱,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仍將“艱難”。
他甩鍋中國稱:“改變的是中國,而不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應該始終堅持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將在我領導的政府中堅持下去?!?/p>
阿爾巴尼斯說,他在22日晚與美國總統(tǒng)拜登進行了交談,并期待在24日與日本首相和印度總理會面。他隨后將與新任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飛赴日本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
“這次訪問符合阿爾巴尼斯政府所認為的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我們與美國的聯盟、我們與該地區(qū)的接觸以及我們對多邊論壇的支持。”阿爾巴尼斯在一份聲明中稱。
5月21日,澳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在大選中獲勝,成為澳第31任總理。
盡管與莫里森政府在氣候等問題上差異較大,但許多分析認為,阿爾巴尼斯將延續(xù)莫里森政府對華立場,同樣采取更為強硬的對華政策。
香港《南華早報》22日指出,總體而言,預計澳大利亞新政府將繼續(xù)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工黨曾在競選期間表示,在南海和臺灣等問題上不會有重大變化。
阿爾巴尼斯5月初在一場領導人辯論會上稱,中國改變了,變得“更具挑釁”,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必須做出回應”。他上周在接受采訪時還稱,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關系“仍將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關系”。
《南華早報》援引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銀表示,澳大利亞在南海、人權等方面的基本政策預計將保持不變,與“五眼聯盟”和“四方安全對話”的合作保持不變,但新政府“可能會盡量減少對中國的挑釁”。
“為了緩解社會問題,促進經濟增長,有必要改善與仍是其最大貿易伙伴的中國的關系。”周方銀表示,“我認為(澳大利亞)穩(wěn)定與中國的經濟關系非常重要”。
“如果阿爾巴尼斯足夠聰明,他可能會盡量減少對中國的挑釁,這有助于改善關系。”周方銀表示,“阿爾巴尼斯的勝選是一個改善關系的機會,但他將如何應對還很難說……至少提供了一個擺脫歷史包袱的機會”。
延伸閱讀:
澳大利亞一夜變天新總理會說中文 對中國會更狠更辣?
不得不說,澳大利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
國情很有意思:地大物博,面積76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00萬,比我們上海略多一些。
政治更有意思:感覺是跳躍式的,絕對風云變幻,哪怕是一黨連續(xù)執(zhí)政,還時不時上演些宮廷政變,比好萊塢還好萊塢。
結果也很有意思:政壇一夜變天,不管莫里森怎么竭盡全力,怎么對中國潑臟水,他昨天還是丟掉了總理的寶座。
時隔9年之后,工黨終于又奪回大權。新總理阿爾巴尼斯,是當年陸克文的小弟,我們很驚奇的一點,他是又一個會說中文的總理。
在西方,雖然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但幾個總理都會說中文,這還真不多見,也是澳大利亞國情的一個方面。
莫里森失敗,就不多說了。原因,其實也簡單,人們對現狀非常不滿,更厭倦了他的表演。人心思變,但莫里森還是老油條,不敗就奇怪了。
阿爾巴尼斯 資料圖
說說新總理,幾個特點。
1,單親家庭出身。
阿爾巴尼斯來自社會最底層,1963年,出生在悉尼的一棟廉價公屋里。父母很小就分開,他一直隨母親和外祖父母生活。
單親家庭,生活還是很艱苦的。他曾說:童年生活對我而言不算容易:住在哪里,上什么樣的學校,甚至第二天吃什么,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不確定的。
“我們家里的錢總是很緊張。”阿爾巴尼斯在一次演講中,更現身說法,“所以,我媽媽教會了我一塊錢的價值。這就是為什么在考慮政府開支時我很謹慎?!?/p>
2,意大利后裔。
阿爾巴尼斯的父親,是一位意大利人。因此,他也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位意大利血統(tǒng)的總理。
他父母在一次航海旅行中相識相戀,但最后分道揚鑣。略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小阿爾巴尼斯一直認為,父親早就死了,因為家人告訴他,他的父親死于車禍。
直到2009年,也就是他40多歲時,他才知道,父親其實還活著,好好生活在意大利,又有了家庭,還有兩個新的子女。
3,陸克文小弟。
在陸克文第一次內閣中,阿爾巴尼斯出任內閣部長,曾擔任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他的領導能力,得到黨內的廣泛肯定。
但隨后,工黨政府發(fā)生宮廷政變,陸克文被趕下臺,吉拉德執(zhí)政。但陸克文當了一段時間外長后,又感到不服,2012年向吉拉德發(fā)起挑戰(zhàn)。
關鍵時刻,阿爾巴尼斯站出來了。他淚流滿面,為陸克文遭遇宮廷政變感到不滿,呼吁工黨停止內斗團結起來。
但陸克文第一次挑戰(zhàn)失敗了。一年后,陸克文再度宮廷政變成功,擁戴有功的阿爾巴尼斯,也被提拔當了三個月的短命副總理。
資料圖
4,被貼上中國標簽。
在近幾年的澳大利亞政壇,給政敵貼中國標簽,一直是心照不宣的把戲。莫里森尤其擅長這一套。
會說中文的阿爾巴尼斯,曾公開批評疫情期間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性言論,提出修復與中國經濟關系,自然遭到莫里森的極度抹黑。
值得一提的是,新任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則是一位華裔,更被抹黑成“中國代理人”。
這顯然是污蔑。事實上,在一些問題上,阿爾巴尼斯的對華政策,比莫里森也好不到哪里去,指責中國也是常態(tài)。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巴尼斯23日宣布就職,第二天就要去日本,參加美印日澳四方峰會。
峰會針對什么?
別問我,你肯定懂的。
如果還不懂,那趕緊洗洗睡吧。
漫畫圖
最后,怎么看?
還是簡單三點吧。
第一,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莫斯森執(zhí)政3年多來,大家可以看到,澳大利亞內政外交的一團糟。
國內,山火、洪水不斷,政府束手無策;國外,與鄰國關系糟糕,與中國關系更跌到谷底;還搞出個AUKUS,撕毀與法國潛艇大單,氣得法國大怒召回了大使……
雖然在中國問題上,各種角度潑臟水,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還是敗給了工黨。
記得當年克林頓一句競選口號就是:笨蛋,問題是經濟。直指人心,最后順利擊敗老布什。要知道,當時老布什剛贏得海灣戰(zhàn)爭,自我感覺極度良好。
這句口號,修改下送給莫里森:笨蛋,問題是國內。
國內問題處理不好,再怎么嫁禍中國,都無法改變下臺的命運。唉,瞎折騰的后果。
第二,中澳關系,可望翻開新的一頁。
畢竟,澳大利亞變天了,阿爾巴尼斯不是莫里森;畢竟,莫里森的很多政策,很多澳大利亞人看了也搖頭。
新人新變化,變是必然的。關鍵是多大。
這就不多說了。
漫畫圖
第三,對中國通,我們也別太樂觀。
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淡定一點,清醒一點。
一個國家,中國通執(zhí)政,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表面看,肯定不是壞事。能講中文的政治家,總比不講中文的,更了解中國。溝通起來,肯定更順暢一些,也可少走一些彎路。
但我更要說的是,中國通執(zhí)政,也更了解中國的弱點、短處,知己知彼嘛,談判起來更不會手軟;而且,為了避免被政敵攻擊,對中國的態(tài)度,往往更狠更辣。
陸克文能說一口流利漢語,互聯網上自稱“老陸”,確實很有個人魅力。但在他執(zhí)政期間,中澳關系也不咋的,摩擦也不少。當然,自由黨執(zhí)政后,中澳關系更是急轉直下。
所以,對于阿爾巴尼斯上臺,我們可以有期待,期待別再瞎折騰。過去幾年,澳大利亞經濟在西方一枝獨秀,中國是最大的增長動力,與中國關系搞這么僵,真不明白這些澳政客到底怎么想的?
我們更不必高興。真沒啥可高興的。這都是澳大利亞內政,更別提,澳大利亞又被稱為白澳,背后,還有美國政客的各種指導。
這個世界,你方唱罷我登場,聽其言、觀其行,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最重要。關鍵是經濟,對澳大利亞是這樣,對很多國家來說,也是這樣。